“最好的东西,竟然在很普通的地方,在最没有想到的地方获得。”卢薇在如皋的乡镇找到了很好的布,在浙江的农村看到了很好的竹制品,在丽江闹市旁的小巷里见到了祥和的生活场景。她把这些,送给了自己孩子,并且就像做音乐一般,给自己的孩子配上各自的色彩。
如果说儿子的房间还带着些阳刚气息的话,卢薇给两个女儿房间的布置,则柔和得多。但两个女儿房间也不一样,卢薇觉得大女儿适合红色、橘黄色,小女儿适合蓝色,因为两人的性格不同,肤色也有差异。
两个女儿都在读小学。
大女儿有种气质,有种超乎年龄的沉静的气质,大大圆圆的黑眼睛,让人联想到中秋清澈的月亮。见到陌生人言语不多,但应答沉着。她5个月大的时候就随父母到上海,上上海人的幼儿园,上上海人的小学,大概见惯了人们看她洋囡囡的那种怜爱和好奇样子,显得非常的懂事。
而妹妹的性格则非常活泼,与姐姐相比甚至显得调皮,显得非常的开朗、热情。她还非常有创意,把广播体操改编得像是在跳踢踏舞。她是个见面熟,有点她弟弟的性格,会主动地跟刚认识的人交谈,拉着你参观她的房间。
她们的妈妈认为大女儿适合穿红色、粉红色的衣服,因为她的眼睛是黑色的,皮肤颜色也相对深些;小女儿肤色则更白,头发的颜色比较淡,穿蓝色的比较合适。
大女儿房间的主色调为大红色,红色花布被面,红色花布窗帘,墙上挂着红色的蝴蝶风筝,墙角写字台上的学习用具,写字台搁架上的书套颜色,也多为红色、粉红色。窗台下几只中国红漆木罐旁,竹箩里的玩具娃娃也是色彩鲜亮。令人感到更新奇的是,墙角搭着一把小竹梯,那是用来挂东西的,另外,在了解中国文化的母亲的心里,可能也寄托着希望女儿不断进步的心愿。
小女儿房间有张双层的儿童床。独有这里搁张双层床,不是因为小女儿性格活泼,卢薇说她的小女儿没有那么皮,不会爬上爬下的。而是因为家里时常有朋友带小孩来,女儿也会带同学来,可以让她们住。卢薇说,夫妇都是中国人的,小孩不会住在她家里,夫妇都是外国人或有一方是外国人的,愿意让小孩住她家。她刚到上海时,还能看到弄堂里有小孩在一起玩,“现在上海的小孩在哪里?”
小女儿房间里有几样东西很特别,看着觉得亲切,写字台旁一只以前上海人家家里都有的脚桶,现在变成了小女儿放衣物、书包的家什;床头墙上的镜框里,镶着小女儿的中国名字和生日;床上铺的,则是以前上海普通人家都用的条纹棉布单。 文 /罗皮 摄影 /江乔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