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装界,一个好的设计师往往能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 记者 殷建军 摄
这是一次昂贵的采访。
4月7日,深圳。2006年度中国家居界十大杰出贡献领袖人物评选揭晓。作为当选人之一,谭建钢没有出席规格甚高的颁奖典礼,此时,这位湖南家装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已身在澳洲了。
第二天上午,越洋电话接通后,听不出激动与兴奋,仍旧是那副宠辱不惊的语气。
在近1个小时的电话采访中,作为湖南自在天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的谭建钢,极少谈及自己的公司,他似乎更关心整个家装行业和家装市场的未来。
“行业发展了,市场规范了,企业才会有更多的机遇。”他说,“当前湖南家装界有一种倾向值得关注,就是这个行业的人才优势似乎正在被泡沫化。”
采访变成了一次探讨。
先做久才能做强做大
记者:谭总,祝贺你当选2006年度中国家居界十大杰出贡献领袖人物,这应该是你澳洲之行收到的最好礼物。这几年,在长沙每年都会有数十家新公司开张,每年也会有数十家公司死掉。你在这个行业里面摸爬滚打了7年,有不少感悟吧。
谭建钢:谢谢!当选什么人物不能说明什么,别人要评是他们的自由。我对这类评选持一种态度,算是我的公司得到了部分业界人士的认可。实际上,我更希望企业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只有他们认可了,企业才可能发展,企业发展了,我才会有成就感。
市场经济里企业的生生死死很正常,家装公司也不例外。其实,相对于其他很多行业,家装企业更难做,这个行业的确门槛低,进来容易,但进来了不等于就站住脚了。
很多人认为,企业只有做大做强了才可能做得久,我不认同这种观点,至少这种观点不适合家装行业。家装公司要做大做强,先得树立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最终是靠消费者的口碑奠定的,而要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就得先做久,“日久见人心”。家装公司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稳打稳扎。
人才资源出现泡沫化倾向
记者:你的分析是很客观的。我想,这也是你的公司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发展成拥有8家分支机构2000多名员工的知名装饰企业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没有做大做强之前,家装企业怎么才能做得长久呢?
谭建钢:不少同行和我探讨企业发展思路时,有过类似的疑问:不大不强怎么会活得长?这与家装行业本身的特点有关。做家装对企业的资金要求并不高,但对人才的要求会很高。因为在家装界,设计师主宰着家装公司的经营命脉:一个月签了多少单?有多少产值?说穿了,家装企业就是靠签下的这些单和产值来生存、发展。设计师把单签下来后,施工工人的技艺技能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谁的技术强,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人才,家装公司就能做得久。目前有一种倾向值得关注,就是湖南家装行业的人才优势似乎正在被泡沫化。这种泡沫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优秀设计师和技能熟练的工人在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失;二是一些能力不错的设计师或施工队利用公司的营销掌控客户资源后,寻机转为“私单”。
家装服务从室内走向室外
记者: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家装行业一年的总产值高达6000个亿,超过了中国的汽车行业,市场空间的确很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远远超过了汽车行业,这一点仅从一个长沙市就有大大小小近千家装饰公司就可以看出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家装企业如何才能拓展更大的市场?
谭建钢: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家装企业不能只管抢吃现有的市场,还应该主动开发新的市场。一直以来,家装行业操作的是室内的设计与装修,空间窄。在未来,这种纯粹的室内设计装修肯定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而户外园林的规划、景观的设计将会成为很多客户在做装修时必谈的内容。
有人称这种突破家装业传统经营思路,最大程度地将家装与景观、园林、装饰、家具等融为一体的模式为“环境装修”。“环境装修”大大拓展了家装公司的操作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家装业内真正认真而深入地研究这种消费走向的人并不多,尽管有不少公司打着“我们只做别墅、豪宅装修”的旗号。
“环境装修”十分注重居室内部环境与外部景观的和谐统一、自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现阶段家装行业内真正有实力担纲“环境装修”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不过,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为家装行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家装企业到了从室内走向室外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