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辈同住,在整体空间规划上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保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另一个则是能随时关照到长辈们的状况。因家庭成员多,很难满足到每个人单独的需求,因此建议多利用角落或是公共空间,适度于空间中规划开放或半开放式的设计,让公共空间能充分发挥到凝聚家人情感的功能。
Design Case 美味之余的美好互动
厨具、卫浴设备的家具化,反应出厨房更多的价值,这里只是提供料理的空间,更是你我生活的场景。现代家庭相异的用餐时间,减少了同桌吃饭的机会,然而具开放性的厨房,提供了正式用餐外的互动空间,让人随时都能走进厨房,跟正在料理、或正在用餐、或单纯地赖在厨房吧台上阅读的家人闲话家常。
Case 1 双厨房规划 数倍生活的情趣
在这个后现代主义的居家空间里,我们从厨房窥见了情感的流动与互动。在厨具、卫浴家具化的趋势下,厨房空间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料理者不仅用美味与家人互动,开放式的厨具设计,更让互动不只发生于用餐时刻,即使是简单的热个食物、煮个水,厨房也能是家人间惬意聊天的互动场所。
以纽约Loft风格为题,空间中采用大量工业性材料与木头,由于空间足够,因此规划了外厨房与内厨房两区,客厅、餐厅则采取开放的规划。业主原本期望打造一个具有中岛的厨房空间,在设计师的建议下,原本外厨房区的中岛结合餐桌,形成一个同时具备简单厨房功能与餐桌功能的区域。外厨房与客厅采开放式规划,因此,外厨房本身除了功能,也讲究美观与展示功能。长达三米多的人造石台面,营造视觉上的气派,最多可容纳8人在此用餐。
Case 2 内外厨房配置 圆满三个世代的饮食习惯
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围桌吃饭的圆满背后,其实各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设计师在厨房规划时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因应不同世代的烹调习惯、饮食习惯,如何让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能在厨房里获得适当的空间。在这个三代同堂的个案中,奶奶偏好中式料理,口味较重;父母则喜爱轻食与三明治等简单的食物;偶尔奶奶会做点东西给孙子享用。不同的饮食习惯与需求,设计师以内外两个厨房的规划来解决。
整体居家动线由客厅开展,然后是摆上圆桌的餐厅,进而是备有吧台的外厨房,最后则是玻璃拉门后的内厨房。由于业主夫妇平时忙于工作,一家人不是每天都有机会坐在圆桌上吃饭,大部分的时候,夫妻俩都是在外厨房料理轻食,在吧台区用餐。外厨房整合厨具与吧台设计,L型的规划是最佳的动线,亦有助于吧台内外的互动。这里规划了蒸炉、烤箱与水槽等主要设备,即使没有内厨房,外厨房也足以应付平日的饮食。
(文章来源:我饰我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