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小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住宅的需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个性化、多样化、高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许多西方国家的住宅工业化生产又达到了高潮。组装式房屋就是住宅工业化的杰出代表。
组装式建房源远流长
根据美国有关建筑杂志记载,这种组装式房屋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那时候,建设这种房屋一般采用劣等的木板,只有那些收入较低者才会考虑。20世纪50年代,欧洲由于“二战”的严重创伤,对住宅的需求非常大。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20世纪60年代,住宅建筑工业化的高潮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6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组装房屋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觉得在工厂里通过机械设备一次成型地浇铸房屋组件,要比传统方式盖房更加有效率和质量保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住宅的需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个性化、多样化、高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许多西方国家的住宅工业化生产又达到了高潮。瑞典是世界上住宅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在美国现在有34家专门生产单元式建筑的公司。在住宅的结构体系上,国外也已开发出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厂化生产体系,不断使住宅产品的性能指标得到提高。目前,英国在住宅工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以扩大适应面和产生规模效应。
住宅也能“标准化”生产
据报道,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些地区,顾客只需花4.7万美元就可以买一栋不错的别墅,而在同一地点,用传统方式建造一栋同样的房屋,大概要花费10万至15万美元。
1998年英国政府委托建筑领域的业主完成的一份被称作“建筑生产反思”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英国建筑生产领域需要通过新产品开发,实现集约化组织。
工业化生产要实现下列具体目标:成本降低10%,时间缩短10%,可预测性提高20%,缺陷率降低20%,事故发生率降低20%,劳动生产率提高10%,最终实现产值利润率提高10%。
这份报告强调的一个观念是: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引入建筑业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其住宅产业化的实现体现出这样的基本原则,即以模数化构建标准化,以标准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产业化。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走产业化道路的重要性:一辆汽车约3000个部件,而一座房屋大约40000个构件,走标准化为基础的产业化道路是简化其生产过程,进而避免缺陷,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正是由于政府的推动以及一些极有影响的业主对提高建造速度和尽早收回投资的强烈要求,目前英国掀起了一场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革命。单元式建筑是事先设计再在工厂制作的符合设计标准规格的单元式建筑,最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单元式建筑最早由预制浴室、卫生间发展而来。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已形成了从设计、制作到供应的成套技术及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其中,轻钢结构以其自重轻、强度高、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发展成为单元式建筑的主干,主要用于住宅、饭店、酒店的修建或扩建。
“组装”消费日趋流行
今天,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关注这一新的建房模式。购买组装式房屋尤其备受中等收入家庭的青睐。购房者只需登录到房屋建筑工厂的网址,自由地制作自己喜欢的房屋模式。厂家将根据订单在生产线上制成一个个房屋组件,用卡车送到顾客指定地点,再由顾客选定的当地房屋建造商用螺栓、插销、铆钉等组装起来。除了价格低廉外,消费者青睐组装式房屋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可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已的房屋。组装式房屋受人青睐的另一个原因是,顾客可以通过先进的绘图软件和计算机技术,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结构和样式。而依据房间设计风格一起生产出来的地板和家具,也显得比那些从家具市场里购买的东西更有品位。
———Prefab组装式住宅一般为单层建筑,面积、式样、外观和内部布局各不相同,消费者可以选择已设计定型产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设计进行修改,对定型设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增加或减少项目,体现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住宅消费理念。
———建设周期短。因为房主只要将宅基购买妥当,将新房的组装部件运来,就可以直接组装建房,从订货到入住大约只需两个月的时间。而惟一对这种新的建房模式不太适应的机构恐怕就是银行了。原来一般可以在三四个月或半年的时间里完成的贷款手续,现在由于建房时间的缩短而必须在短短的几周之内完成。
此外,对于建房的费用预算,房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调节。而且房屋既然是组装式的,就可以转移地点,若在一个地方住腻了,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搬家———连房子也搬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