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采取了垂直发展战略,香港的景观环境呈现出高楼与绿化和谐共生的独特个性(资料图片)
城市景观中有自然与人文之别,高雅与粗俗之分,平易与奇崛之异,现代与传统之悖。景观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的流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的情感和想象借以表达的符号。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中,景观不仅仅是融于建筑之中的点缀,更是代表这个融会中西文化的大城市的灵魂。
在香港这个摩天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高密度并不意味着低绿化。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弹丸之地(约每平方公里6700人),仍被视作亚洲最绿色的城市之一,城市绿化率高达40%。由于没有大片土地可供挥霍,香港更多采取的是一种垂直发展战略。大部分人都住在高楼的住宅,城市其余的空间都为公园及树木所覆盖。正源于这种经营城市的理念,香港的景观环境也呈现出独特的个性。
公共绿化点缀城市
进入香港街区的第一感觉,除了密密麻麻的大厦,就是无处不在的城市绿化。无论是在现代感、时尚感极强的中环,还是代表香港本土气质的旺角、尖沙嘴,总是有令人感觉安静的公共绿化景观。
“从2001年以来,为创建亚洲绿化模范城市,香港大力推动了城市绿化计划。”香港康乐及文化署一位官员告诉记者,香港从2001年开始推行城市绿化计划,改善环境和善用土地资源,在城市发展区广种植物,塑造景观小品。“在选择植物时,会考虑其特性、形态和习性,以及附近场地的环境,以求营造一个自然和舒适的环境。”
除了在城市中心区“见缝插绿”之外,香港还积极绿化政府空地。短短两年来,已绿化了40片政府空地,种植2.7万株树木、60万棵灌木,为香港增添了不少宜人的绿色空间。这位官员介绍说,绿化的空置土地,分布在港岛、九龙和新界,均是在3年内没有计划发展的政府空置土地,如市中心海旁广场等。
据了解,在2002/03财政年度,康文署完成了25片分布于10个区的空置政府土地的绿化,总面积约11公顷,相当于两个香港动植物公园的面积。在2003/04财政年度,政府还将绿化16块分布于10个区的空置土地,总面积约为3公顷。
充分利用垂直空间
在建筑密度极高的香港,楼宇景观、绿化的营造有一定难度,因此,他们选择了一种垂直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高层之间的空间,“见缝插绿”。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香港居民居住在高层楼宇中,建筑一般为10-20层,高的甚至达到70层,而城市其余空间则全部为公园及树木所覆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前署长潘国城指出,在香港这个密度极高的地区,充分发挥垂直空间是其景观环境营造的一大亮点。据他介绍,在香港,多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进行规划设计,以本地种类为主,进行乔、灌、草、藤适当的空间搭配,以吸引能适应城市环境的动物栖息其中。
以香港铜锣湾摩天大楼林立的繁华地区为例,在规划时考虑到了绿化与建筑的共生,小块的街心公园既有原生态系统残存的片断,也有多种珍稀、受威胁物种的展出,还有精心设计的小型封闭式的生物多样性公园。人们漫步其间有无比轻松和愉快的感觉。
“楼宇适当向高空发展,可以增加绿化空间。以香港经验为例,若将现有的住宅面积铺平至两至三层物业,这颗东方之珠将寸草不生,但今日香港仍然能在如此稠密的人口和有限土地中保留四成绿化地带。”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杨志威博士指出,尽管高层建筑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质询,但是在香港这个特定的城市空间中,利用垂直空间进行景观营造,正是其能够成为亚洲最绿化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对于空间的充分利用,是香港环境营造中值得内地城市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香港,垂直绿化的营造主要来自两方面。杨志威博士介绍说,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绿化投资,在城市公共绿地上,政府大量营造景观小品,重视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覆盖绿化,尤其是在公屋、居屋集中的区域尤为突出。
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私人楼宇的楼盘景观营造。由于香港地价极贵,私人楼宇往往规模不是特别大,在景观营造上,则重精致轻数量,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将景观做到令人赏心悦目。“香港的私人楼宇多重视架空层景观和空中花园,在每一层都尽量做到有绿色。”
“空中花园”备受青睐
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香港楼盘景观往往成为销售的重要卖点。有时,景观往往与“豪宅”相互关联。
记者到港时,正逢香港一个海景楼盘对外发售,由于地理位置佳,面朝海景,这个海景发售日出现了百人排队看房的场景,着实令记者大吃一惊。
“这个楼盘受到买家青睐,景观功劳不容小视。”代理该楼盘的香港中原地产一位姓谢的经纪人如是说。除了面朝大海之外,这个楼盘在景观营造上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其空中花园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
而由新加坡信合集团投资的“蓝湾半岛”的架空层景观也为该楼盘的“豪宅概念”平添了几分妩媚。
在这个由裙楼和板楼构成的小区,尽管没有大片土地可供“精心雕琢”,但是发展商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小区业主对景观的需求。该楼盘6层以下均为商业建筑,景观从7层开始,充分利用架空设计将现代风格景观与居民生活舒适性相结合,不仅拥有室外游泳池、错落有致的景观,同时通风、采光都相当好,令人丝毫感受不到拥挤与繁杂。
景观建筑设计师石林之(Dennis K. Selinger) 指出,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但会令使用者感觉舒适,并可以提高发展项目的吸引力,为物业增值。像蓝湾半岛顶层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海景房售价就高达1600多万港币。
石林之认为,景观建筑设计并不单是园林和绿化,而是要与环境、建筑设计、功能及文化相互配合,而达到和谐共生的效果。“内地对景观建筑设计的需求非常庞大,不少顾客能够接受创新的意念,相信未来陆续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相继出现。”本报记者 文 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