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最大城市内湖梅溪湖,大河西未来城市中心,城市、人和自然如何和谐交融?
2月29日,湘麓山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何立伟,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叶梦,与本报“梅溪湖印象与影像征集”投稿作者、热心读者共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梅溪湖•新生活畅享交流会”。在对话中,梅溪湖国际新城的湖居新生活,如画面般浮现。
一提起长沙城的发展变化,很多人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概括自己的感受。知名作家何立伟说,长沙以湘江为轴,湘江就像飞机的机身,河东、河西就像飞机的两翼,两翼并举长沙才能真正的飞起来。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傍山而居,邻水建宅,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读者李全义说。作为梅溪湖相关规划设计方案的唯一一位本土评委魏春雨表示,梅溪湖的湖居生活,一定是复合化的社区,它的功能一定是多样的、开放的,它没有硬的边界,它一定是和城市对接,它一定是和自然对接的。
“麓山承载着这座城池无与伦比的美丽和翰墨飘香的历史,承载着千年文脉。”读者刘凌宏说。知名作家叶梦表示,从卫星地图看,发现梅溪湖以南都是连绵不绝的原生态山体,梅溪湖是一块城市里的山水宝地,应当要珍惜,要好好开发和保护。
2011年12月14日至2012年2月2日,本报推出了六期“梅溪湖新城2012序曲系列报道”,并发文征集长沙人的梅溪湖印象与影像。报道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已收到100多篇稿件和上千件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有梅溪湖土生土长的居民,也有新长沙人,年龄最小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大的已年逾七旬。在这些热心读者、投稿作者和广大市民的关注下,在各位专家的精彩论述中,本次活动和相关系列报道及作品征集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湖居生活是“复合”形态
湖和居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定位?如果我们居住在这里,我们会有怎样的景观?会享受到多么好的自然条件?站在人自身的角度来思考怎样利用这个湖体。
定位如果把握得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将来这个湖的自然肌理会被切割,就像很多楼盘可能中间原来有一个湖,但看起来像一个水塘。人和湖的关系,要挖掘出更大、更深层次的价值的话,不能把它做成一个塘,因此适度的隔离是有必要的。不要那么就近,不要那么借景,该切割的就切割,该分离的就分离。
第二个概念是界面。西湖岸界的水草,湿地形态,包括很柔和的形态关系,而没有很硬化的岸界,岸界处理得非常柔美。另外,现在的梅溪湖岸界有一定的人工化痕迹,它的层次感、迂回感、水岸空间的柔美感,水是柔性的,但现在还不太容易很好地体现出来。再就是陆界。我认为梅溪湖的定位不是一个完全自然风光的湖堤,而且不能做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这个界面要有生态视廊,要有生态穿越,能够穿透。这是湖和岸、湖和城的关系。
第三个要关注的是城界。怎么把城市生活导入到梅溪湖中心区?事实上,这里还有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设计问题,更多的是生活的营造。我想,它的这个城界一定是一个开放的边界。将来梅溪湖建完以后,与城市是很融合的对接,而不是建成一个孤城、孤岛,这就有赖于将来的城铁、轻轨、地铁,以及将来的配套,比如幼儿园、国际小学、中学等等。
我对梅溪湖的湖居生活的总结是“复合”形态的生活。在这个区域一定是复合化的社区,它的功能一定是多样的、开放的,它没有硬的边界,它一定是和城市对接,它一定是和自然对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