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物流园区的创新动力
8月6日,一份《区域智能物流园区联盟战略合作协议》由湖南和江苏的两家物流园共同签订,长沙试水智能物流迈出第一步。
这普遍被视为长沙物流园区一次全新的尝试——事实上,在钢贸企业流通领域,追逐现代物流的创新,也正在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一体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网络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张龙发说,作为生产服务行业,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可以更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
在长沙一物流园已经做生意几年的长沙人张峥说,“我最看重园区的服务和配套是否完善、健全。”在他看来,新物流园需要有其核心竞争力,对于钢贸物流园来说,建立起整个立体的湖南交通网非常重要。“比如货物要运往郴州,我们在哪里出货哪里卸货比较便捷,节约时间和物流成本;我们的出货是否便捷,不能只考虑到进货便捷的问题。”
很明显,对于商贸物流企业自身而言,在新竞争格局的形成中,企业也将不再仅局限于过去地段、配套、交通等硬件方面的竞争,竞争也在向更多的“软实力”方向扩散。
而这,同样是新兴的湖南高星物流园所瞄准的方向。这个经省发改委核准的大型钢材流通产业集群项目,依托国家一级站——长沙火车西货站而建,刚好位于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位置。
配稿:
城市观察/未来长沙将打造成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
未来的长沙将打造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长沙市工信委主任赵跃驷说,依托未来长沙便捷的物流,以及长沙周边辐射区域的巨大人流,城市的强大竞争力将不言而喻。
某种意义上而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带来城市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当河西的物流基地开始逐渐成为投资者新乐园的时候,因为物流园区和市场群落的搬迁,依托于河西的交通、经济优势,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园区开始浮出水面。
数字钢贸/供应链融资占企业全部融资90%以上的有5家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联合天贸钢铁网组织的《湖南钢贸企业经营情况调查》从调查的湖南钢贸企业数据统计得知:采用供应链融资占企业全部融资的比例:90%以上的5家,占3%;70%以上的17家,占10%;40%以上的32家,占19%;40%以下的58家占34%。
延伸阅读/钢贸商要从贸易商转变为流通商
在8月8日兰格钢铁网举办的“钢铁商道研究会策划方案发布暨钢贸企业危机与机会专题研讨会”上,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建议钢贸商要从贸易商转变为流通商。“企业的业态就从交易业态转为流通业态,经营内容就更加丰富。”
在这次行业研讨会上,一种声音认为未来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有可能成为钢贸企业大势所趋。“钢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及经营理念,选择做贸易+物流、贸易+物流+加工,甚至不做贸易,只做流通。”蔡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