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型工业化的大力推进,房地产的快速勃发,商业新军的迅速集结,大河西正在成为长沙下一个核心经济增长极
![]() |
工人正在起吊钢材
在政府层稳增长的背景下,城市的方向在哪里?路径在哪里?我们又该怎样找到面向未来的增长力量?
7月,长沙强势推出8000亿城市投资计划,一个关于长沙未来的蓝图正在悄然酝酿。而这场城市投资计划的背后,大工业、大物流、大钢贸等关键词的闪现,让我们对于长沙生长的未来路径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
“湖南工业不断发展,制造业、汽车等千亿产业集群快速增长,加上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的发展,未来长沙市场对于钢材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高星钢铁物流园项目负责人认为,钢材消费的持续增长,也将为钢贸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大工业掀起产业发展高潮
7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宣布2012年推出规模高达8292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刺激本地经济,涉及重大项目195个,包括机场、地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效节能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市“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已经浮出水面。
历史数据显示:2001年,长沙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只有662.51亿元,而2011年,长沙工业总产值突破了7000亿大关。过去的10年,长沙的工业增长写出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而更为明显的增长,是发生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在这四年中的每一年,长沙工业都以净增1000亿元总产值的速度在向前大步迈进。
数字背后,是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工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政府层面的重视是一个因素,例如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项目的谈成,政府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另一个细节是,广汽菲亚特落户长沙,也带动了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目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及汽车企业已经成为湖南工业的骨架。
工业、产业、集群,一个个关键词背后,一个个以工业园区为原点的新城正在崛起,并在城市变革上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