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政府层稳增长的背景下,城市的方向在哪里?路径在哪里?我们又该怎样找到面向未来的增长力量?
7月,长沙强势推出8000亿城市投资计划,一个关于长沙未来的蓝图正在悄然酝酿。而这场城市投资计划的背后,大工业、大物流、大钢贸等关键词的闪现,让我们对于长沙生长的未来路径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
“湖南工业不断发展,制造业、汽车等千亿产业集群快速增长,加上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的发展,未来长沙市场对于钢材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高星钢铁物流园项目负责人认为,钢材消费的持续增长,也将为钢贸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大工业掀起产业发展高潮
7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宣布2012年推出规模高达8292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刺激本地经济,涉及重大项目195个,包括机场、地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效节能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市“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已经浮出水面。
历史数据显示:2001年,长沙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只有662.51亿元,而2011年,长沙工业总产值突破了7000亿大关。过去的10年,长沙的工业增长写出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而更为明显的增长,是发生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在这四年中的每一年,长沙工业都以净增1000亿元总产值的速度在向前大步迈进。
数字背后,是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工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政府层面的重视是一个因素,例如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项目的谈成,政府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另一个细节是,广汽菲亚特落户长沙,也带动了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目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及汽车企业已经成为湖南工业的骨架。
工业、产业、集群,一个个关键词背后,一个个以工业园区为原点的新城正在崛起,并在城市变革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大物流撑起中部经济支点
如果说,新型工业化为长沙制定了一个关于汽车的宏大梦想,那么,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枢纽城市的长沙,则因为交通的变革,而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就像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所言,物流业将是未来长沙的重要方向。
中部经济支点,一直是中部各省会城市争夺的焦点,但随着长沙经济发展以及中部交通枢纽的成型,这一支点最有可能在长沙诞生。而这一载体,则有可能从物流业开始。
2012年,高星物流园拔得大河西先导区商贸物流园物流发展头筹,并被省发改委列为2012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该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大河西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待建)、长沙雨润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项目(待建)、奥特莱斯全球采购中心项目(在建)、普洛斯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待建)等多个大型项目竞发的格局,一个新的,属于大河西的物流中心正在成形。
这仅仅是近年长沙物流的发展路径的一个缩影,《湖南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显示,2010年末,湖南省社会物流总额27066亿元,实现增加值946.03亿元,比2005年的498.47亿元增加了447.56亿元,增长89.79%,年均增长13.67%;社会物流总费用2962亿元,增长1.42倍;货运周转量2958亿吨公里,增长78.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267.16万吨,增长3.97倍,发展势头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