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深
统一登记将促住房信息联网
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可以说是在不动产信息登记中最受关注的,但又是最"纠结"的一个。
住房信息联网一再推迟
全国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始于2010年,是住建部力推的一项工作。根据最初设计,联网后,只要输入相关的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此人在全国各地所拥有房屋的详细情况。
近些年,在房价高涨和"房叔"、"房姐"频出的背景下,住房信息联网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也被寄予了监控异地炒房、房产税征收,甚至是反腐的希望。
不过,这项工作进度缓慢超出了想象。住建部曾在2011年提出,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是第一步。而根据国务院和住建部提出的要求,2012年6月30日前,应实现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不过,在此大限到来之时,联网却没有消息。
联网实施过程阻力不小
今年2月,权威媒体发布消息称,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实际已经完成,但技术上实现联网后,其中的信息还不完整。该报道称,总体而言,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联网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阻力不小。
据知情人士介绍,联网的技术难度不大,但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愿主动配合联网工作,则是主要的阻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则认为,不能忽视联网的技术障碍。"各地的登记信息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地区连登记信息的电子化尚未完成。"
楼建波表示,此次明确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对于个人住房信息的联网,技术上是可以支持的,比如采用统一软件、统一的登记规范等。"可以说,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对于住房信息联网会有促进,但不能说,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个人住房信息就一定会马上成功联网,毕竟住房信息联网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