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调控
此次郑州调控政策内容还涵盖房价、预售手续、土地供应、监察查处等多项内容,并提出对非普通住宅和大套型大面积住宅申请预售证采取更为严控的措施。
事实上,郑州市此前对限购令已作多次调整,如此前的一次局部调整就将郑东新区和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而本次调整中的“20岁以下不许买房”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
郑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文件制定前汇总了房管、国土、公安、物价等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20岁”则是结合女性法定结婚年龄及我国义务教育等因素,20岁之前一般还是学生,买房自住的比例不多,投资的可能性较大,也是考虑刚性需求的因素。
但数百公里之外的芜湖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认知。8月26日,芜湖市发布一项楼市新政,本科学历买房可免契税并获2万元安家补贴、高校毕业生可申请保障房及租房补贴。这一政策一经发布,2012年的救市急先锋再次被冠以疑似“救市”的帽子。南京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认为,芜湖新出这项政策一石二鸟,其将针对房地产的救市行为隐藏在促进就业、引进人才的大政策中,有效地消弥了救市色彩。
在芜湖楼市新政卷土而来之前,余波未了的是温州松绑限购令。8月6日,温州在全国46个限购城市中率先对地方版“限购令”进行松绑,原本不可以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本地和非本地户籍人士,被允许购买二套房,以激活房屋市场交易。彼时温州松绑限购令会不会被其他城市效仿是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今郑州的限购升级令给出了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样本。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在高层未有统一的长效调控机制出台的情况下,各地楼市调控会进一步出现分化。“地方楼市调控松紧程度的判断标准是房价控制情况,而非一刀切。”
换言之,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郑州将是一个标本,将更加严格地执行包括限购在内的各种调控措施,这一名单包括北上广深、厦门、南京等。而对于一些供给过大,需求不足,销售不畅的三四线城市,温州则是一个风向标,政策将给予一定的扶植,其中就包括对限购政策的低调松绑。
郑州限购升级的标本意义在于,如何在市场和政策的压力下,开始寻求控制本地房价涨幅的办法。郑州开出的药方是加大土地市场供应。据悉,为了实现房价零增长目标,郑州年底前将再向市场推出住宅用地410.87公顷,使今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同比增长达到75%左右,2014和2015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保持不低于10%的年均递增速度,并确保70%以上用于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此外,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使基本具备预售条件的300多万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于12月底前陆续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