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房产 > 国内要闻 > 市场观察 > 正文

专家: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从“1+3”入手

2019年01月03日10:20:53 证券日报

[提要]“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并非像出台政策一样简单容易,这种调控机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及反复性,预计建成需要十年时间方可达到理想效果。”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原标题:专家: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从“1+3”入手

    “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并非像出台政策一样简单容易,这种调控机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及反复性,预计建成需要十年时间方可达到理想效果。”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住建部近日表示,今年要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顾云昌指出,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简单来说是从“1+3”入手,“1”是指住房制度,包括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这是住房制度的本质和最重要的内容;“3”是指三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分别是土地供应体系、财税体制、金融货币体制。目前来看,四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与改革都有所落地,但距离理想状态仍有较大差距。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最大难点在于土地财政,如何理顺“卖地财政”并解决地方财政收入问题具有很大难度。

    张大伟指出,当前一线、二线城市,受土地供小于求导致地价较高,地方政府无须多卖地就可满足财政需求,因此地方政府主动加大土地供应的意愿并不高。反观一些三线、四线城市,恰恰面临土地财政压力被迫多卖地,尽管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已是供大于求。因此,在土地供应方面的进展相对滞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较大偏差。

    对于土地供应体系,顾云昌表示,目前已提出多主体土地供给,包括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入市等。其中,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仍处在试点中,宅基地入市还未达到立法高度,存在较多障碍,包括城乡土地统一市场问题等,这对租赁市场也有较大益处。

    “租赁机制是未来长效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张大伟指出。

    此外,顾云昌还表示,由于M2过去增长过快导致房价上涨过高,当前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比例太低,间接融资太多,已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涉及金融体制改革。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留言新闻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资讯搜索
  • 专题搜索
  • 访谈搜索
热点资讯
查看更多>
  • 今日
  • 本周
  • 本月
楼市排行
最新开盘查看更多>>
独家专题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