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拉开大幕。与此同时,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们又将带来哪些真知灼见?
5月18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天明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姜明提交了两份议案和三个建议。分别是关于促“双创”、保就业、修改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修改社会保险法相关条款的议案,以及关于在全国设立企业家节、支持在河南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拉动内需、推动社区养老康复的建议。
其中,在“关于拉动内需、推动社区养老康复的建议”中,姜明提到,据统计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在我国超过1.8亿老人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而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中女性约占75%以上。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数千万个家庭面临的照顾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现实困境,这极大的影响这些家庭的年轻人一心一意创业、干事业的积极性;也是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对此,姜明建议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拉动千亿资金投入养老产业拉动内需,让千万个家庭实现在家门口进行养老护理康复。以住建部为主导,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中明确社区养老设施上的配置标准,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改造用房150-500平方米,用作建立“养老陪护中心”“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站”等康复护理机构。在新建小区设计中,社区养老设施用房为公建统一配套。为社区养老护理空间场地利用的合法性,为社会资源参与、乃至社会化运营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他还建议,政府已经批准养老产业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还应该由国家卫健委明确“社区养老陪护中心”“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站”的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原则和方案。
三是明确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造、运营获利的政策支持。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设施资金筹措和利用中,细化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推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养老事业。
四是失能母亲康复试点先行。以全国妇联为主导,选择现有条件的省市进行社区养老,陪护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试点。可以在北京、上海、河南先行试点。如在100个小区设立“社区养老陪护中心”,每个中心解决30个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集中陪护和康复问题。
最后建议批准组建有关公益联盟组织。如“中国失能母亲扶助协会”等,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与医疗机构、保险企业、智能产品、适合失能老人使用的硬件设施产品企业合作进入老年社区养老康复事业。
以下为“关于拉动内需、推动社区养老康复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近月来,我在做拉动内需项目的调研。在与行业媒体调研时,发现养老康复是个利国利民的大产业,又是一项德政工程。
据统计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在我国超过1.8亿老人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而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中女性约占75%以上。
家庭照顾一个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最少需要一个全职护理人员,一个完全失能老人一般都需要2位以上全职护理人员,还需要有生活辅助人员。现实是目前60岁以上的城市居住老人家庭很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基本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护理康复问题。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数千万个家庭面临的照顾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现实困境,这极大的影响这些家庭的年轻人一心一意创业、干事业的积极性;也是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拉动千亿资金投入养老产业拉动内需;让千万个家庭实现在家门口进行养老护理康复。
2020年4月16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再次明确了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明确了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这给失能、部分失能老人实现在社区小集中康复养老带来了解决硬件改造、房屋场所等问题的希望。
(二)社会主义强大的优越性在此德政工作中得到体现。千百万失能、部分失能老人家庭迫切需要形成一种机制、体制,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合作,以市场化运营模式解决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社区小集中照顾、康复问题。推行社区养老、护理、康复,将为我国城镇居民养老开创新模式,提供新的选择。可以让这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过贡献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有尊严的走完最后的人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是体现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解放社会生产力的有效举措。
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关心、支持解决中国老人养老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明确社区养老政府工作指导体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有关社区养老、护理、康复工作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机制和资金支持。
建议:
1.明确中央及各省市在社区养老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资源配套等方面支持。以住建部为主导,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中明确社区养老设施上的配置标准,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改造用房150-500平方米,用作建立“养老陪护中心”、“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站”等康复护理机构。在新建小区设计中,社区养老设施用房为公建统一配套。为社区养老护理空间场地利用的合法性,为社会资源参与、乃至社会化运营提供政策支持。
2.明确社区养老护理康复医疗资源配套的原则和方案。政府已经批准养老产业实施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还应该由国家卫健委明确“社区养老陪护中心”、“社区养老医疗护理站”的卫生准入、医保定点等原则和方案。
民政部已经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建议此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调整宽度,加强对社区养老护理人员关于培训、管理的规范和要求。
4月份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为社会输送传统中医药专业康复、护理人才。
全国各类医疗护理院校可以定向培养3万人以上中专、大专学历的专业康复、护理人才进入社区康复岗位,促进就业。
3.明确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造、运营获利的政策支持。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设施资金筹措和利用中,细化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推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养老事业。
4.失能母亲康复试点先行。以全国妇联为主导,选择现有条件的省市进行社区养老,陪护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试点。可以在北京、上海、河南先行试点。如在100个小区设立“社区养老陪护中心”,每个中心解决30个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的集中陪护和康复问题。
河南建业集团有情怀、有实力。在河南省18个地级城市和104个县级城市都开发有住宅小区,有条件进行试点推进。
泰康人寿养老社区投资试点已经推进了十多年,养老社区建立了医养康护体系,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江苏九如城集团十年来推行四级养老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在武汉的敬老院中帮助了200多位老人,其投入的资金、人力都堪称先进典范。
总结推广这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的经验,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加快完善体制机制,破解社区养老、康复面临的难点问题,为老龄化社会稳定发展创出新路。
5.建议批准组建有关公益联盟组织。如“中国失能母亲扶助协会”等,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与医疗机构、保险企业、智能产品、适合失能老人使用的硬件设施产品企业合作进入老年社区养老康复事业。
国家有关部委批复支持社区康复中心的建立,具体由地方住建厅、卫健委与实施单位、企业沟通对接落实。用社会力量,企业力量,市场化运作与公益运作并行,推动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中国特色的社区养老护理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