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份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超大城市有8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全国特大城市有11个,分别是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对推进城中村改造将进一步激发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的活力,带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对稳增长、惠民生意义重大。
多地加速城中村改造
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提出了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城市也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比如深圳就在近日发布了《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指引》,提出2023年至2025年,深圳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6万套(间)、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广州市计划2023年推进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占全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49%。
有助于稳投资扩内需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中村改造,业内认为,这需由地方功能性国企为主导,给予强政策支持,以此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根据国常会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的要求来看,受益的主体会更加聚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中村改造将在稳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城中村改造将带动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的需求,同时会带动公共服务如医疗、快递、便利店等设施的发展,扩大内需。
一方面,城中村改造可以带动基建、地产上下游的投资,刺激商品房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城市面貌,补齐相关短板,解决大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激活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