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基于今年建陶消费市场的疲软令佛山众多陶瓷所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而近日佛山某大型陶瓷企业将产品价格调低8-10%,引发了陶业大震荡,许多中小陶企负责人直言是“雪上加霜”,产品销售压力倍增,陶业价格战风云再起。
神秘的陶瓷价格战
对消费者而言,近几年来陶业市场的价格战一直显得相当神秘,一些厂家明明暗地里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但在市场上却十分低调。此次某大型陶企跌价8-10%,给佛山陶瓷行业带来巨大震荡,之后某知名品牌的600×600mm的渗花抛光砖从19元调至14元,幅度相当之大,迫于压力短时间内大批的陶企迅速跟进,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打响。
虽然此次调价在佛山陶业内引发了降价狂潮,但一些降价陶企市场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不想透露具体细节和不公开公司名称。对于“降价”两字,不像家电企业一样光明正大,许多陶企可谓是讳莫如深,而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价格是越看越朦胧,明明在市场上大幅度降价却对外只口不提,也许两年前价格战葬送了挺身而出的知名陶瓷品牌“海欧”的案例仍然令人望而却步。
据石湾某品牌销售老总分析,受市场疲软的影响今年下半年以来各陶企的压力就很大,之所以一些品牌选择在陶博会之后调价,一是担心陶博会期间调价影响经销商信心,二是调价的企业的产品积压超出了上限,年终迫于销售压力抛货救市。
国际、国内两个因素
与佛山前几次的价格大战一样,油价仍然是影响此次降价的国际因素。近期中东局势的紧张,一方面油价有所飞升,陶企能源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中东市场作为国内瓷砖出口的主要区域之一,受战争阴影的笼罩,10月份以来出口上升速度减缓,令产品销售压力增大。
回到国内。从产量上看,这两年来,佛山陶瓷行业出现了1998年以来的增产扩张高潮,一些品牌的外地生产基地的投产使产量剧增,形成一定的销售压力。而四川、福建等地的中低档产品的严重积压大幅削价促销也给佛山的陶企形成压力。从消费市场上看,除今年年初小旺过一段时间外,从6月份至今,国内陶瓷消费市场一直疲软,受集团材料消费、精品房的推行、建材超市、洋建材的进入、房地产销售的不景等系列因素,建陶产品零售量一路下跌,而与此相反的是陶企今年各地建立的豪华展厅、专卖店套牢了相当部分资金。从产品来看,今年各陶企虽然推出了系列新产品,但是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仿制者众,从营销推广、品牌、广告宣传等严重同质化,在此情况下厂家想营造市场兴奋点唯有拿起价格的屠刀。从行业发展来看,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些走规模发展的陶企要抢得生存空间,挟规模成本优势的陶企巨头通过调价来挤逼竞争对手成为必然。
年终洗牌提前来临
佛山陶企在年终之时掀起新的一轮价格战,其实是不得已之选,但也预示着年终洗牌已经来临。
受储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佛山陶瓷企业的产品积压已相当严重,本应年终停窑的企业从11月份开始由于喘不过气已开始停产,预计目前整个佛山地区已有80多条生产线停产,年终销售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据业内资源人士分析,此次价格战的掀起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从当前国内陶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过低导致大量的资本进入陶瓷行业,成千上万的品牌要以同质的产品获取生存空间必然不断地寻求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占据市场主动权,而价格战是当前国内陶业优胜劣汰、洗牌的最有效渠道之一。通过少数大型企业的规模成本扩张,并不排除几年内行业内出现一个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陶业“格兰仕”式品牌,当前得益最大的就是终端消费者。
此次降价“寒潮”,预示着今年的陶业大战将掀起一轮的“洗牌”运动,而年终的洗牌已经提前来临,部分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稳定、竞争力不强的厂家将被陶汰出局。
---佛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