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遍地开花 中国建陶产业冲动的扩张运动

http://www.0731fdc.com 2010年11月29日 中国建材第一网 我来说两句(0)

[提要] 2009年,地处河南的内黄县提出了打造“中原瓷都”的规划蓝图。内黄县与建陶产业经过2年时间的磨合,如今一起迎来了“蜜月期”,2010年9月,内黄县向外界正式打出了“中原瓷都”的规划目标。

  2009年,地处河南的内黄县提出了打造“中原瓷都”的规划蓝图。内黄县与建陶 产业经过2年时间的磨合,如今一起迎来了“蜜月期”,2010年9月,内黄县向外界正式打出了“中原瓷都”的规划目标。

  “对内黄来说,借助陶瓷产业完成了是一个漂亮的亮相。”有关业内人士认为,但其背后则是全国建陶产区一场冲动的扩张运动。

  “瓷都”遍地开花

  致力于打造“瓷都”的不仅仅是内黄县,既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业内人士认为,其背后则是全国建陶产区一场冲动的扩张运动。

  “现在全国建陶园区布局很乱,而河南最乱。”河南一业内人士如此评价目前的建陶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太紧密,像湖南、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已经暗战、明战,“乌烟瘴气”。就河南范围而言,与内黄县分割建陶产业蛋糕的就有临近的鹤壁市、长葛市,洛阳的汝阳县、南阳市、平顶山市等也在加紧建陶产业布局的步伐。最受人关注的是,距离并不远的汝阳、鹤壁与内黄同时打出了“打造河南最大陶瓷 基地”的设想,其彼此间的竞争可想而知。

  更颇有意味的是,距离内黄县70余公里的鹤壁市同样打出了打造“中国中部陶瓷基地”,与内黄的“中原瓷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记者在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园区陶瓷产业规划公示上介绍,该园区共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 “目标是3年建成60条生产线,5年建设100条生产线,届时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的园区,10万人规模的小城市”。而在鹤壁市有关业内人士看来,有着“中国建陶航母”之称的新中源陶瓷 落户鹤壁是鹤壁发展陶瓷产业的新起点。广东新中源陶瓷河南营销中心总经理助理段朋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09年4月20日新中源集团第10个生产基地鹤壁生产基地奠基,2010年 10月17日,新中源陶瓷河南营销中心展厅开业,标志着新中源陶瓷进军中原腹地,以鹤壁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省份的战役已全面打响,也意味着鹤壁扛起了发展陶瓷产业的大旗。

  “竞争压力太大了。”一陶瓷工业园区负责人坦言,现在竞争很激烈,与相邻的陶瓷园区进行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许多园区面对建陶企业的战略扩张,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都想抓住这个机遇,用尽全身解数吸引客户。就在汝阳,当地政府一官员坦诚“压力大,做好再说”,对陶瓷产业的发展与规划却拒绝接受采访。“低调,要保持低调。”该官员对此答复记者。

  放眼全国,四川夹江“西部瓷都”、山东罗庄“鲁南瓷都”、内蒙古鄂尔多斯“北方瓷都”、河北高邑“江北瓷都”等崛起,更为严峻的是,陶瓷产区已经突破了广东、山东、福建等老产区的局面,安徽、湖北、湖南、陕西、宁夏、广西等全国各地陶瓷产业园遍地开花。

  “除海南省以外,全国各地都有建陶生产线在建。”一业内资深人士对此直言。佛山陶瓷 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在2006年以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产业格局基本上 “三山两江一海”,事实上建筑陶瓷主要集中在佛山、淄博(博山)、晋江、夹江,2006年的全国产量达43亿平方米,当时这四地的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80%。但在2006年之后,我国建陶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连续四年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到2009年全国产量超过64亿平方米,增长近50%,而且2010年上半年仍继续保持着增长。2009年,建陶产品产量增长超过50%的省份有辽宁、江西、湖北、陕西、重庆、河南、湖南、山西等八个省份。“增长最大的省份达到了268%。”尹虹感叹。

  “瓷都”热的背后

  “投资者要积极寻找更多出路,作为地方政府更是将陶瓷产业捧在手中成为香饽饽。”一业内人士分析,其背后折射的则是各地与内黄类似的境况:穷。各地在借助陶瓷 产业“东瓷西输”、“南瓷北移”之际,纷纷承接该产业欲凭借陶瓷的力量改变当地长期以来贫穷的面貌。

  以河南省汝阳县为例,该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县。汝阳地处豫西伏牛山区,距洛阳市区75公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发展陶瓷产业所需要的石英砂、粘土等原材料极为丰富。“这些都是县里的宝贝,可由于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受以前区位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潜在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汝阳县政府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当地职工人均月工资不足1000元。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当初汝阳县委、县政府认为,汝阳县域经济要实现全面振兴,就要进一步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长产业链条,走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陶瓷产业的产业链长、经济效益见效快等也成为其当仁不让的选择。

  “陶瓷产业的发展,需要较长的上下产业链,而且这个产业是一个集群产业,对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有积极的作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认为,陶瓷产业在带动经济、就业的同时,通过陶瓷产业名片更好地带动当地知名度,为进一步进行招商引资提供有利条件。

  “更多的是一种地方政府行为。”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认为,其背后是建陶 产业可以为当地政府官员提供仕途发展的重要政治资本。该官员说,建陶产业与其他行业建设动辄3年或者5年建设速度而言,其建设快、见效快,在当地一届政府任期内就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这一观点已有了更多成功的的样本:江西省高安市(县级市)原市委书记调任江西省景德镇市常务副市长、湖北省蕲春县原书记调任一地级市市委常委、辽宁省法库原县委书记调任沈阳市一重要部门一把手、四川省夹江县县委书记也将调任一地级城市主要领导……

  也许正是看好建陶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及其背后的政治优势,全国许多地方政府成为建陶产业的“粉丝”,热衷于打造“瓷都”也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建陶业高效益与风险同在

  10月底的汝阳,天一直阴沉沉的,让人感到压抑。

  而此时更为压抑的则是当地的陶瓷企业负责人。“现在国家节能减排 压力大,对当地企业限电、限产要求非常严格。”当地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陶瓷企业作为高耗能企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自己的企业刚刚步入建设、生产轨道就遇到了让人头疼的情况。

  “现在只有强盛陶瓷还在正常运转。”这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压力下,当地正在对企业进行限电生产,作为高耗能、耗电量大的建陶产业是限电的重点产业,其他陶瓷企业有的目前还没有投产,而有的刚刚投产就要面临停产的命运。该人士介绍,汝阳陶瓷产业在发展、建设初期就受到了外界的关注与质疑,多次因环保等问题被媒体曝光。这一说法得到了汝阳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士的印证。该官员告诉记者,有些媒体前来表示对汝阳发展陶瓷产业感兴趣,要进行报道,随后就出现环保、节能等负面报道,汝阳现在对媒体采访非常谨慎。

  而在鹤壁,建陶产业发展面临的局面也不轻松。11月10日,记者前往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园区采访,该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霍林河直接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园区陶瓷产业因为环保、土地审批等好多问题被媒体曝光过,所以政府部门对媒体都很小心。”一当地人士向记者透露。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4月,有中央级媒体就以“河南鹤壁陶瓷工业园占地“悬疑””为题报道了该园区建设中涉及到的土地问题。该报道中称,园区用地皆以租用的方式占用农民的承包田,租金分年支付给村民,该市山城区石林乡王庄村、黑家岗村东马村、西马村、东石林村等10个行政村数千亩耕地将面临消失。在该媒体报道中调查,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7月18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0号),要求“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一律暂停审批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2003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通知将各类开发区进行了清理整顿,之后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整顿后的各类开发区的名单及四至范围,其中并没有“鹤壁陶瓷工业园区”的名字,鹤壁市山城区国土分局也没能提供相关的征地批文。

  无容置疑,作为高污染、高耗能的建陶产业在环保、资源等方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1/2土地,1/3电量,1/6税收”是业内对淄博建陶业的真实描述。国内一家大型陶瓷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一个新的陶瓷产区刚刚形成的时候,当地政府给予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时才去抓环境等逐步暴露出的问题,但已经形成了无法回避的污染等事实。“最突出的就是土地问题,在这场建陶产区扩张中,当地政府收钱,百姓却无法直接受益。”该人士向介绍,一家建陶企业占地一般在1000亩或者2000亩左右,最少的也需要300亩地。

  不仅如此,产区间恶性竞争所带来后果也已经开始显现。11月15日左右,该产区全部停产,如今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的时间。该产业一企业负责人认为,全国建陶 产区遍地开花,致使目前产能过大、过剩,法库产区必然受到影响,“这样的情况将会影响到明年的市场”,市场情景并不乐观。

  “全国各建陶产区产品销售都不太理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分析,新产区建陶企业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致使无序竞争严重,激烈的价格战蔓延整个产业,企业信誉参差不齐。廖斌认为,建陶企业一直面临着能源等资源枯竭的威胁及当地政府政策变化的负面影响,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愿意生活在“高污染、高耗能”的环境中,环保问题更是日趋严重。

  看来,建陶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建设陶瓷 产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冲动”。

  建陶产业重新洗牌?

  “建陶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健康、持续发展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直言,建陶产业各地当地经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作为印象中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不得不面临着土地、环保、各地招商竞争、产品销售等压力,而更为迫切的是,如何让该产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

  上述的佛山陶瓷 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对此认为,由于物流成本的比重增加,建陶产品市场区域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并直接导致了生产制造区域化,同时建陶产业拥有集群性的特征,但过于集群又易导致环保与能耗的压力,新的建陶产业格局将全面表现出大范围的相对分散,小区域的有限集中,也许一地集中100-150条生产线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在建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建陶产区彼此将在原材料优势、能源优势、相关区域优势等方面的竞争中逐步完善新的建陶产业格局与产业体系,各个建陶产区将完成自身的产业定位,我国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建陶产品制造区域化与产品销售市场区域化的特征正在全面形成。尹虹说,在这4年高速发展、扩张的同时,建陶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旧的产业格局正在开始打破,新的产业格局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新的产业体系尚未全面构成,换句话说就是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打破了旧的产业格局,显露了建陶产业新格局的一些发展方向,但距稳定的建陶产业新格局的形成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此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建陶产业与产区发展已经受到行业、政府与陶企的普遍关注。

  “2010年我国建陶产业的发展将围绕着我国建陶产业新格局形成发展而向前迈进。”尹虹向记者描述,目前建陶产业的扩张还在继续,产业转移正在逐步到位,新的产业格局雏形已经基本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全面构成,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我国建陶产业的新格局是以生产制造区域化、市场销售区域化为表征,以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为实质。在尹虹看来,此时各个新兴建陶产区的强弱优劣竞争也将全面展开,面临的多种困惑或许也将随之出现。

  在缪斌看来,建陶产业迅速发展了30多年,作为集群型产业对落后地区发展有着带动作用建陶产业布局区域性是一个趋势,建陶产业作为资源、能源型产业,附加值低,在工业化低的时候受到欢迎,完成任务后,带来的隐患也就显现,企业对此应该担负最大的责任,对行业发展清晰把握。

  “节能减排 攸关行业兴衰。”缪斌透露,节能减排是建陶企业未来必须走的路子,中国建筑陶瓷卫生行业协会将在2011年出台指导性意见,能源与利税挂钩的指导意见,把握行业发展动脉,淘汰落后产能。

  更有人士认为,建陶产业黄金期早已经过去,更激烈的竞争还在后面,下一步就面临重新洗牌的时候了。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