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会议没开成功,却催生了一个名词的迅速走红:“低碳”。如今,上居庙堂之高,下列江湖之远,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企业家、评论者,言必谈“哥本哈根共识”,言必谈“低碳经济”。
多年来,陶瓷行业一直公认为“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中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大国,在一些陶瓷企业密集产区,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适应人类居住已成不争的事实。2010年,整个陶瓷行业遭遇千年极寒。陶瓷行业能否借助“低碳”咸鱼翻身。
现状问题
千年极寒 陶瓷行业苦不堪言
陶瓷遭遇极寒
2010年陶瓷行业遭遇千年极寒,大环境非常不乐观,陶瓷行业在CPI一路攀升、各类物价持续上扬、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佛山建陶企业受原材料、燃料大幅涨价,运输费用提价以及劳动力工资等费用增加的影响,某些企业综合成本上升了15%以上,不少墙地砖企业都通过开发新产品提价,随后又有企业直接将瓷片价格提高5%,以缓解成本大幅涨价的压力。
遭遇极寒 陶瓷行业借“低碳”咸鱼翻身
房地产今年的政策可谓是近年来下药最猛的一年,除了国家在大宏观背景下制订出一系列严厉的贷款和税率的措施来制约房地产的发展,各地的政府更推出了限购令,让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扑朔迷离。而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急速下滑,陶瓷行业在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许多陶瓷市场都开始受到房地产调控的波及,销售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如何突围
练好基本功以产品带动销售
整个陶瓷行业每年都在规范过程当中,今年洗牌的速度加快了,以前企业用一两招就可以解决问题,今年需要用很多招来化解。企业因为资源、能源问题,大小环境的问题普遍都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就是使用煤气使用的越来越多。请一些外聘的讲师定期授课,在厂家和商家内外进行培训,提高对产品的了解,或者提高销售的技能。不盲目扩张,把基本功先练好。以产品来带动销售。从一开始一般是走工程,后来倾向于零售,产品配套齐之后开发一些优势、亮点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有的是开发新产品,有的是更新换代的产品开发。
重新定位做有特色的产品整合产业链
我国陶瓷行业的产业规模是中小企业在陶瓷行业占了大多数,而中小企业按理说是拼不过大企业的,所以最好远离主流市场,做一些自己有特色的产品,例如,某厂可以不生产而从事专门的加工,中国的劳动力很充足。远离主流市场,重新定位,这个是中小企业根本的出路。
要做强而不是做大企业创新才有核心竞争力
真正遇到市场危机时,第一点,一个企业更应该做强,而不是做大。做得大,哪怕100条生产线,遇到大的风险都会死掉,做强一两条生产线照样可以活的很好。第二就是创新不是模仿,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说到底还是产品一样,产品前面是一个数字,后面所谓的品牌资金都是零,依附在产品后面,当产品是1的时候可以成倍的怎样,产品没有所有的都没有,所以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陶瓷企业要从经验主义的限制中走出来
陶瓷企业应该从经验主义的限制当中走出来。在形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经验主义有一定的道理,是不错的,陶瓷行业也出了好多的精英,无论设计出来一个什么产品马上就可以仿造出来。但是在经济形势有比较重大变化的时候,如果完全依靠经验主义是比较危险的,所以要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来思考,应该从经验主义的限制当中走出来。
前景预测
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低碳经济的创新者
一直以来,陶瓷的原料构成和生产工艺决定了它必然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能源,陶瓷产业也必然无法回避原料、能源、环保这三大问题,而此前三十年建筑陶瓷产业的粗放式发展,更让这三大问题成为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死穴”,使陶瓷产业的未来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现在是低碳时代,陶瓷行业机会与挑战并存。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结构向“低碳”转型过程中,陶瓷行业既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也要成为低碳经济的创新者。在迎接低碳时代的背景下,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大力开展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创新与升级,陶瓷行业的前景一定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