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挥央企与民企两者的积极性,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的民企,一般都在新企业中保留30%的股份。同时,多数原来企业的负责人继续担任新企业的管理者,成为规范治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等于企业的竞争力。2009年,南方水泥浙江区盈利3.5亿元。截至2010年,南方水泥总资产超过400亿元,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突破250亿元和30亿元。
“这些年,我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南方水泥。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后悔过,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张剑星动情地告诉记者。
这就是一位民营企业家正确而无悔的选择。其实,牵系着国企与民企合作的动力,绝不仅仅只有股权、分红等利益关系,更弥足珍贵的是彼此的信任和尊重,以及共同承载行业健康发展的使命。
“在很多行业里,中国存在企业过多、行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从而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副校长海闻表示。很明显,中国企业如果想拥有国际竞争优势,必须从国内的行业整合开始。
这些年,伴随着一批优秀民企的崛起,民营资本并购国企的浪潮风起云涌,推动着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李保民认为,在盘活存量资产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为“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民营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一步步起来,具有明显的管理优势和商业嗅觉。他们在国企改制以及主辅分离等重大变革中,获得合理的机会和空间,同时也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应该说,这样的双赢格局,是市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