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对话地产 > 正文

詹国枢:土地依赖惯坏政府推高房价坑苦百姓

2014年01月23日17:34:57      0731房产网     

[提要]审计署关于政府债务的调查让一些专家学者松了口气,虽然债务总额已逾20万亿元(中央政府近10万亿元,地方政府近11万亿元),但此一数字,毕竟比此前人们预估的少了许多,而且按照60%的国际负债率标准,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率为36.74%,在考虑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等其他因素后,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仅达39.43%,与60%相比差之甚远,几乎不存在什么风险的。

  审计署关于政府债务的调查让一些专家学者松了口气,虽然债务总额已逾20万亿元(中央政府近10万亿元,地方政府近11万亿元),但此一数字,毕竟比此前人们预估的少了许多,而且按照60%的国际负债率标准,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率为36.74%,在考虑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等其他因素后,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仅达39.43%,与60%相比差之甚远,几乎不存在什么风险的。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笔者恰恰以为,从此番审计署调查看,我国政府性债务已然存在四大风险,倘不严加防范,必出大问题。

  风险一,增速太快。债务总量虽不算大,增速却呈愈来愈快之势。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债务余额比2010年底增加了38679.54亿元,年均增长达19.97%!而我国GDP增速近些年已降至8%以下。笔者算了算,按这个速度,5年之后,全国GDP即使按8%的增速升至70.74万亿元,政府债务亦将增至49.76万亿元,负债率将高达70.34%,早已突破60%的警戒线!

  风险二,举债过猛。由于各地举债情况参差不齐,少者固然无风险可言,多者则早已突破红线。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债务率已高于100%!既然国际公认60%债务率已属红线而不可触碰,未来几年,我国肯定会出现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若干个“底特律”,除非国家采取措施,强制救“市”。

  风险三,政绩推动。为什么从法律层面国家并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可各级政府却连年举债而乐此不疲?原因其实很简单,债务多则项目多,项目多则产出多,产出多则GDP增长迅猛也。在以GDP论英雄的考评机制下,谁不愿意多拉些项目多借些款尽快把GDP搞上去呢?至于借债有没有必要?还债有没有问题?这就不是本届政府的考虑重点了。只要GDP上去了,政绩出来了,官员升迁了,即使留下问题,请问与我何干,其奈我何?

  风险四,土地依赖。政府拼命举债,到底拿啥来还?地方政府手中,最大一笔资产就是土地。审计署调查表明,不少地方政府已公开承诺以土地收入偿还债务。想想也是,一亩地,从农民手中拿来,“成本”至多数万、数十万元而已,稍一转手即可卖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价值”飙升数倍甚至数十倍!如此“超划算”的买卖,哪一级政府心里不是明镜似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卖地前20名城市土地总收入已超1.5万亿元,同比涨幅达63.69%。有的城市涨幅竟达300%以上!土地依赖既惯坏了政府,也推高了房价,坑苦了百姓,实在是现行体制极大弊端。在此体制下,有恃无恐的政府是不怕什么债务风险的,也正因此,一旦房市变化,再也无地可卖或者卖地利润骤降时,政府性债务风险,必定骤然凸显。

  政府性债务以上四大风险,从表象看,主要在增速太快与举债过猛,然则根子却在政绩推动与土地依赖。政府倘不从改革现行体制入手,痛下狠手,彻底变革,“潜在风险”不用几年就会演变为“现实风险”,决策者切不可因某些专家“风险不大”的误判而掉以轻心。

  作者詹国枢: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版权属0731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留言新闻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资讯搜索
  • 专题搜索
  • 访谈搜索
热点资讯
查看更多>
  • 今日
  • 本周
  • 本月
楼市排行
最新开盘查看更多>>
独家专题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