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丽
在温和调控的基调下,在现有会计政策下,提高利率将不会影响银行净利润增长预期,但非信贷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同时如果仅仅上调贷款利率,还会扩大利差,对银行产生有利影响
□ 中信证券 杨青丽
提高利率是一种经济收缩的手段,意在减少贷款需求、降低通胀预期、降低商品及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可能。总体来说,对银行有三种影响途径:第一,对银行资产增长产生抑制,第二,可能使银行资产价值下降,计提准备加大;第三,银行资产质量可能下降。我们认为,在温和调控的基调下,在现有会计政策下,三种影响途径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不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贷款增加额减少
不意味着净利润减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用利率手段能起到一定抑制贷款及投资增长的作用。但是贷款增加额减少,是否等于银行净利润减少呢?
实际上,贷款增加额减少与净利润减少并不是完全相等的概念,只要贷款增长,在利差及营业费用平稳的情况下,计提准备前利润也应该是增长的,在贷款需求受到抑制,贷款增加不会太多的情况下,准备前利润增长率可能会放慢。
呆账准备计提是影响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贷款增加额减少,同时无新增不良贷款或新增不良较少甚至不良贷款下降致使计提准备减少,则净利润未必减少,也有可能上升。而计提准备前利润更能衡量银行放贷与收入增长情况。
另外,贷款投放的时间因素对净利润有重大影响,年初全部投放贷款与年末全部投放贷款收到的利息收入会有12个月与1个月的重大差异,但计提正常准备都一样的,这样年末投放贷款的新增效益就是亏损的。但上年末全部投放的贷款在新的一年会做出纯贡献,因为准备已计提,新的一年全部是收入。假如新的一年不放新贷款,则新的一年收入及准备前利润也将大增。
实际上,银行贷款投放的时间对当年及以后年份的利润影响与实业类似,实业企业下半年投产的项目对以后年份的利润增长将做出贡献。银行上年贷款增加多,那么受益更多的是下一年。如2003第一季上市银行投放贷款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季度,加上2004年第一季度贷款增加额较2003年第一季增加较多,营业费用增长较少等,造成上市银行2004年第一季度利润增幅皆在50%以上。
温和收缩不会降低资产质量
信贷量的收缩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并不是最直接的。实际上,宏观紧缩最让人担心的是信贷质量的下降,一般而言,经济收缩时,会产生一些不良资产,但我们主动对经济过热进行调整就是要预防更多的不良资产产生。如果收缩较为适当温和,经济依然较健康增长,伴随经济起落产生的不良资产就会是适当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经济能够承受的。这样的收缩对银行资产质量并不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也不会对银行的投资评级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起落过程中,如果风险控制能力较强,银行所受冲击会小一些。
利率提高也可以通过贷款需求的减少抑制资产及商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对银行净利润产生影响。资产及商品价格如果转而下跌,有关企业的利润可能受到影响甚至会亏损,则会产生无法正常还贷问题,影响银行贷款质量。这又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是温和的调整,则价格的下跌是适当的,因此产生的不良资产是可控的、可预期的,则不会影响银行净利润增长预期。
非信贷资产是系统性风险
利率提高对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如债券、票据。利率提高将直接降低证券类资产的价格,银行将按照会计制度计提准备,从而对利润直接形成负面影响。
目前短期投资以市价与成本孰低计价,而长期投资市价如果连续两年低于成本则也需要计提准备,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持有到期债券在卖出之前所计提准备不计入损益,而减少净资产,从而降低资本及资本充足率。
对银行而言,这是一个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因为目前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银行系统持有大量长期国债,利率上调将对整个银行系统形成较大负面冲击。在会计处理上,长期债券投资可能不计入损益,即使长期投资跌价准备计入损益,我们认为,应会采取较为渐进的方式,尽量避免对银行造成短期过大的负面影响。目前长期债券投资仍以成本计价。
短期投资证券基本上在银行间交易,上市银行认为2003年计提坏账准备已较充分或无减值情况。但2004年第一季度除深发展A(000001)外,其他上市银行无计提准备的信息公布。不过,从2004年第一季增加的资产减值准备来看,可能是对投资跌价计提了准备。
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交易账户(例如短期投资)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超过85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须计提市场风险资本。利率风险就是市场风险之一,包括交易账户中的债券(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可转让存款证、不可转换优先股及按照债券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利率及债券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因此,利率上升可能要求银行增加资本。
利差扩大是利好
在绝大多数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的情况下,利率提高理论上将降低银行盈利能力。但这只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利差扩大,贷款增加,净利润增长依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003年由于短期存款加大,存款平均利率下降,三家上市银行利差扩大。2004年货款利率上浮范围扩大,为银行提高利差创造宽松的条件。另外,在我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独调整贷款利率,而基准存款利率不变。这样,除了上述不利影响之外,利率上调也会产生对银行有利的一面,即利差扩大。
目前的信贷收缩是建立在贷款增加额超出年初预计17%左右增长率的预期之下采取的措施,对全年实际信贷执行情况我们持以较为乐观的估计,即应在年初预定目标之内。加上对宏观经济温和调控的预期,因此,我们对2004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预期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