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的人居环境设计
人口增加、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后果,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的正确途径。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并且号召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作出履行《21 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据此,中国政府成立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的跨部门的《中国21 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和指导《中国21 世纪议程》和相应的优先项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1994年3 月25 日,国务院第16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白皮书”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战略,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并以此作为中国迈向21 世纪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对人居环境的研究正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竞争新的主题内容,80年代中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广泛接受,是历史的必然。
二、蓬勃发展的人居环境学
1996年6月在土耳其的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召开了第二届联合国人类居住区会议,提出了“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
的纲领性文件。探讨了两个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即“人人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类居住区发展”。
1.人居环境学研究
20 世纪50 年代,希腊学者C.A.Doxiadis提出人类聚居学(Ekistics)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人类聚居学认为人类居住环境有5 个要素组成,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支撑网络,人类聚居学就是要从这5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来研究人类居住环境。这为20世纪60年代后的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吴良镛院士在我国努力倡导人居学的开展,并建立了人居环境学的学术框架,认为人居环境学涉及领域广泛,需要审慎地考虑。他提出分系统分层次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居住系统、支持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5大系统,每个大系统中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为人居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考察人类居住区,寻求发展和发展规律,努力创造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的研究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前沿。
2.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目前人居环境主要以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整体的、综合的和内在的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对策。参考德国规划学者阿伯斯(G?Albers)的观点,我们把整个近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研究的发展,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以前的形体化模式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功能化模式发展城市开发/Urban Development/2003.7.42.城市住宅City tenement阶段;60 年代后的人文化、连续化模式发展阶段。纵观工业化以来城市迅猛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都不程度地走过一条对居住环境由忽视到重视的曲折之路,其规划控制的侧重内容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最初是卫生、健康,以后是交通、服务、舒适性和讯息、效率等。当这些条件具备后,就又转过来反对拥挤,向往自然,向往文化传统,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追求也就愈来愈高起来。
三、人居环境的现实
选择健康建筑十几年来,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对健康建材和健康建筑相当重视,初步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制订出了一些有机挥发物(VOC)散发量的试验方法,规定了一些健康建材的性能标准,对一些材料开始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以推动健康建材的发展。健康建筑并不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建筑物,而是利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对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每家和每个单位都是可望可及的,它向人们提供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与自然、社区和整个环境相协调。与健康建筑相对应的是病态建筑,它包括:SBS——建筑物综合症,BRI ——建筑物关联症,MCS ——多元化学物质过敏症,高层建筑环境诱发症(光污染、阴影、峡谷风等),在世界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病态建筑使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成为热点。以此为背景,在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条件下,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外人居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
1.现实的需要
从1987 年到2000 年世界各国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节能环保、生态绿化和舒适健康。各国从最先面临省能省资源出发,逐渐认识到
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转而为生态绿化,最后回归到人类生活基本条件:舒适与健康。健康建筑应当考虑:有效地使用能源和资源;提供优良空气质量、照明、声学和美学特性的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和家庭废料;最佳地利用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尽可能采用有益于环境的材料;适应生活方式和需要的变化;经济上可以承受。健康建筑的设计应当包括5个方面:居住人的健康;能源效益;资源效率;环境责任;可承受性。
2.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
2001 年10 月10 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 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
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 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日本确定其“健康住宅”的标准:
(1)尽可能不使用有毒的建筑装饰
材料。装修房屋,如含高挥发性有机物、甲醛、放射性的材料。
( 2 ) 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000PM,粉尘浓度低于0.15mg / m3。
(3)室内气温保持在17°C~27°C,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
(4)噪音级小于50dB。
(5)一天的日照要确保在3小时以上。
(6)有足够照度的照明设备,有良好的换气设备。
(7)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居住空间的私密性。
(8)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9)住宅要便于护理老人和残疾人。
四、建筑师在推广健康型建筑中应起的作用
健康型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置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因此,建筑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增强贯彻绿色健康型住宅及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和历史使命感。
2.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中优先考虑选择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地段作为建设用地,或者对于现有的建设用地进行噪声、大气、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的治理工作,趋利避害,尽可能的减少上述污染的危害,使建筑成为人类避免环境危害的“避难所”。实践证明,城市绿化、选择良好朝向、绿色建材的使用等方面对于改善城市小区及室内环境具有很大作用。
3.从生态小区的规划布局、绿化配置、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构造施工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健康型的设计理念,并制定相关法规加以引导。将相关学科的最新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当中,通过环境各要素的系统优化,来改善居住环境的健康安全系数,使得未来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真正成为人们的生活乐园,这应该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4.有助于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环境健康学。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愈来愈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据研究表明,许多流行病和地方病可能与人所处的物理环境直接有关。通过建筑环境与生物医学调查研究,建筑师和生化学家能在诸如放射性、电磁波和光污染、噪声之类的物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将物理环境因子与人类健康及环境污染联合起来的环境健康学研究将是未来重大的研究领域。建筑师与医学、生物学专家和机构越来越密切的使用将会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文/李成 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