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在今日的建设发展专题报告会上公布了长株潭“3+5”城市群的发展方略。
一个目标,即到2010年,初步形成城市群体系架构、运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成为湖南发展的主体区域、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到2020年左右,即建党100周年,建成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群。
并且,要在4个方面形成城市群的强大支撑:推进以布局协调、功能相济为目标的空间结构优化;推进以统筹规划、互联成网为主线的设施共建;推进以优势互补、集群发展为方向的产业对接;推进以江湖联动、综合整治为核心的环保合作。
本报4月29日讯“到2010年,湖南省要初步形成3+5城市群体系构架、运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成为湖南发展的主体区域,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今天上午,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在首届3+5城市群市长论坛上提出,到2020年左右,3+5城市群要成为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群。
2010年初步形成城市群体系
徐宪平说,在去年初张春贤书记就强调“要支持长株潭加快发展,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有实质性进展,把长株潭打造成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2006年底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再次强调“加快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
其规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到2008年,初步建成3+5城市群主要设施一体化基本体系,整合各类市场,资源、构建区域大市场,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经济增幅高于全省水平2%%-3%%,长株潭经济年均增长12%%以上。第二步到2010年,初步形成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道路交通,公用通信网络现代化,圈内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全省的70%%左右,长株潭城镇化率达到70%%;第三步到2020年,城市圈提前3-5年实现小康,长株潭成为我国内地经济增长极之一,成为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群。
长株潭新区呼之欲出
“长株潭可考虑规划为几个大的组团,构成长株潭中心城区。”经初步规划,未来将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区县联合构建一个大组团,改变三市接合部分割开发的格局,变边缘开发为中心开发;同时,将浏阳的永安镇、长沙县的大部分地区构建为星沙组团;将开福区与望城县河东的五个镇组建为江北新区;将河西的岳麓区与望城县河西地区组建为麓谷高开区。
以上四个组团加上原有的株洲、湘潭共六个组团,构成长株潭一体化区域,或称之为长株潭中心城区,或直接称之为长株潭新区。
“这样就打破了行政区界限并配套改革财政体制,实现加快发展和率先崛起,也就是当前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郑新立副主任表示,按城市群要求规划,也就是在洞庭湖平原及其延伸地带约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构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城乡连绵区,现代化城市之间还夹带着广大的农村和上千万的农业人口,农地提高复种指数保持常年绿色亦可作业城市绿地。
长株潭非“袖珍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的帽子只有一顶,让三个城市的‘袖珍城市群’顶着这块金字招牌并无多大益处。”专家表示,把长株潭三个城市硬要说成一个城市群,搞个所谓的“袖珍城市群”,将会造成制约湖南发展命脉的几大硬伤。规划中三市结合部位被作为“绿心”给控制起来,新的省政府由原来设想中的中心商务区沦为永久的边缘,一体化与融城最终成为一句空话,此乃一不是;由于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总是日益受到关注,由城镇化走向都市化乃大势所趋,湖南的这个“袖珍城市群”将来南临珠三角,北面武汉1+8、郑州1+8,不知湘人作何感慨以何为立?这是第二点不足。
把长株潭三市分立的现状被固化下来,那么宜于组建中心城市的三市中心近地距优势不仅仍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距离优势反倒演绎成为劣势,既不能解决三市自身的问题,更不能解决湖南城市化发展和实现富民强省的全局问题。这是第三点不能接受。
5城"各有分工"
根据3+5城市群构建规划,除长株潭外,其它5市也有不同的定位。
常德:常德离长沙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要主动接受长沙的辐射!目前,常德对自己的定位是湘西北工业城市、物流中心。常德已在接受长沙一些大的龙头企业的辐射。如:中联重科在常德设立机械加工业基地,五凌公司在常德设立了铝加工基地,湖南湘投控股集团在常德设立了金属钛加工基地。武吉海介绍,常德的定位是湘西北工业城市、物流中心。
岳阳:岳阳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和新闻纸生产基地,是正在快速成长发展的电力能源基地和作为正在形成完整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愿意在这些领域里面和同处于洞庭湖周围的常德、益阳等兄弟市州进行产业的合作、对接和交流。
娄底: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地位独到。应该定位为“3+5”城市群的发动机。娄底作为重化工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其他几个城市可实现互补互动。比如说:娄底的能源、包括电力、煤炭是其他几个城市需要的。娄底的基础产业,尤其是钢铁,包括有色冶金,化工、建材,也是其他几个兄弟市需要的。
衡阳:武广高速铁路建成以后,衡阳到长沙将只需要一个小时,到武汉只需要两个小时。衡阳被定位为“3+5”城市群的加工基地。
益阳:基础设施建设对“3+5”城市群至关重要,要利用好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益阳段、以及开工的洛湛铁路等交通优势,抓好319国道改造。进一步畅通和“3+5”城市群核心区的连通。作为后花园的益阳,主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其陌生的生态、人文和旅游资源,与长株潭经济区对接。
相关阅读:
从长株潭到“3+5”城市群
“对长株潭城市群的正确定义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而是关系到湖南近期与长远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定位以及基本目标和方略的制定与实施的问题。”湖南省委政研室首次将我省长株潭城市群的概念予以了“澄清”,将“长株潭”扩充为了“3+5”城市群。
4月29日,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发展专题报告会在长沙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行,一场思想的激辩在此展开。
长株潭助中部崛起
关于中部崛起谁是领头羊,大家最常想起的是武汉和郑州。武郑之争既是明争也是暗比。随着中原“1+8”城市群、武汉“1+8”城市圈的崛起,长株潭三市的经济体量似乎难以竞争,但长株潭“3+5”城市群的提出将改变湖南塌陷的困境。
根据长株潭“3+5”城市群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的一份中部崛起战略研究报告的统计,中原“1+8”城市群、武汉“1+8”城市圈和长株潭“3+5”城市群,分别是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3个6000万以上人口省份的城市群,而且都在京广、京珠南北交通大干线上。
按2004年GDP规模,中原“1+8”城市群为4935亿元,武汉“1+8”城市圈为3806亿元,长株潭“3+5”城市群为4162亿元;其中心城市郑州为1375亿元,武汉为1956亿元,长株潭为1894亿元。
按三大都市圈现有经济规模,河南略大,我省次之,湖北略小;而按其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则武汉最大,长株潭次之,郑州最小。我们湖南“3+5”城市群与中心城市均居第二,与全国人口规模所居位次刚好相当。且三大城市群的国土面积都接近6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除武汉城市圈为3200万人,其他两大城市群均接近4000万人。
因此,中部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将是长株潭、武汉、郑州三大城市群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株潭“3+5”城市群的提出将改变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经济面貌。
"3+5"目标为"1+5"
长株潭“3+5”城市群事实将湖南最精华区域--洞庭湖平原及其延伸地带全部囊括,如果用20年左右时间建设好这个中部地区最南端的城市群,也意味着解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出现了。
在今日的专题报告会上,专家们提出,长株潭“3+5”城市群,现在是长株潭3个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将来可发展为双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直至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即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与融城最终形成长株潭“1+5”城市群。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那么一直小心翼翼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将被完全“一体化”取代,其行政与政治意义上的突破与决心,令人侧目。
如果说“南融”即长株潭融城的做法,是“加法”效应的话,“北拓”即沿湘江北去建设,因具有诸多优势将产生乘数效应。用大气魄建设城市群内一个半小时通勤圈,是对“3+5”新都市圈的重大考验。
布局协调功能相济
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去年5月的工业化会议上首次提出了“3+5”城市群建设思想,省发改委立即组织专门班子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基本思路。9届党代会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方略进一步得到了深化,总体上将推进4个方面的工作。
在空间结构上,省发改委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构建以长株潭为中心,岳阳、衡阳、益阳、常德、娄底为支点,大中小市镇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在“3+5”城市群内形成4条功能带,分别是:长株潭-岳阳、长株潭-益-常、长株潭-娄底、长株潭-衡阳。
通过功能带,我省将努力发展壮大主要城市之间的节点城镇,努力形成城市与产业互为依托、协调有序的格局。
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决定“3+5”城市群的功能强弱。发改委提出了在设施共建上,突出交通、能源、信息、水利4个重点。“3+5”网上联盟将成为现实,湘江生态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圈将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型代表。
在产业对接方面,突出建设3个国家级园区为龙头、其他园区为支撑的产业集群载体。组织联合攻关,重点提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食品加工等产业的技术水平;以长沙为龙头,引领8市共同打造全国大众化、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按照“无障碍物流经济圈”的要求,建设以长株潭为枢纽、其他5市为重要节点的物流网络,构筑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