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丽萍北京报道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政府要在3年内,建立1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00万平方米限价房,从而对房价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高位运行的房价必定成为北京“两会”的焦点。
1月26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总结2006年政府工作时坦言,北京房价增长过快,将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政府要在3年内,建立1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00万平方米限价房,从而对房价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北京房价是否将迎来调整的尖峰时刻?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数据,北京房价已经连续17个月上涨,去年,北京房价更是创下了连续七个月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位居各大城市房价增长最前列。而来自北京市建委公示数据和市场公开的信息,去年12月,北京市新开盘项目整体开盘均价为10369元/平方米,与11月相比上涨了23.6%。
这种上涨直接导致的就是“万元房价”之痛。
“万元房价”
位于北京北五环外回龙观地区一个名为新龙城的项目再次掀起了房价风波。
近日,一则有关回龙观小区房价欲破万元的报道见诸报端,市场一片哗然。
据了解,回龙观大盘新龙城六期将以9100元/平米的高价入市,而春节过后,该项目价格将继续上涨,预计会突破10000元/平米。而该项目2005年入市时,开盘价仅4800元/平米。
回龙观曾以建有中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而闻名全国。这里的经济适用房价格是2600元/平米。
“三年前,回龙观小区商品房4000元/平米还要送精装。”一位在这里居住了多年的杨小姐向记者描述了几年来这一地区曾经的“房价变迁”。
“我去年11月初的时候想买新龙城的房子,当时房价才6800元,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上涨两三千元,太不可思议了。”1月27日,正在到处看房的冯小姐反问,“这么偏的地方都要万元,市区的房价还要有多高?不敢想象。”
即便如此,冯小组还是向记者表达了没有早点下手买房的后悔之意,在她看来,她早应该意识到“储蓄总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的道理。
然而,回龙观的“万元房价”只是北京房价的冰山一角。放眼望去,如今北京四环以内尽是售价在万元每平米的住宅。甚至有很多已经达到了两三万元每平米之多,而在四环之外,也陆续开始出现了“万元房价”的房子。
据北京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显示,在去年11月,北京普通住宅期房销售均价就已经突破了8542元/平米。事实上,这个均价是北京所有区县普通住宅产品销售的平均价格,即包括了密云、延庆、怀柔等远郊区县售价约3000元/平米的住宅。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一年前认为是有些疯狂的价格,在一年后就成为一个正常的表达。“如果延续去年的势头,到2007年底,北京住宅主流价格将跨越万元大关,10000元-12000元/平米的价格将可能成为住宅主流价格。”
救赎信号
毋庸置疑的是,北京已经面临“万元房价”
之困,而其间的恐慌和不满也正在流露。“现在哪怕首付款不够也要东拼西凑,尽快买房。”冯小姐原本想等着房价稳定了之后再将买房计划提上议事日程,但现在,她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万一房价再涨下去怎么办?”
面对咄咄逼人的房价,老百姓的钱袋子显得多么身单力薄。
今年的北京“两会”能给高房价带来救赎的信号吗?1月26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北京市长王岐山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
“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商品房市场结构不合理,价格上涨过快,违法违规用地屡禁不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王岐山在总结2006年政府工作时坦言。
用王歧山自己的话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放出调整房地产结构、抑制房价的信号。
而政府对于高房价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下一步抑制房价的方向。
“北京房子的供应已经不仅仅是区域性的供应,而是面向全国的供应。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来买房。而且,北京不再单纯是保障性的住房,就是说买房子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不再把房子看成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投资行为甚至是投机行为。此外,现在北京大型机关和大公司林立,有钱的单位可以一次用高价买几十套,甚至是整栋的楼,然后卖给单位的员工。”作为北京市委副书记,杜德印在北京“两会”上将高房价的原因归纳为三点:全国市场、投资需求以及集体置业。“这些现象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把住房当成生活必需品,所以不仅是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甚至白领也都感到恐慌。这样就出现了将房子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投资投机行为的结构失衡。”
杜德印的言外之意,结构失衡才是北京高房价真正的罪魁祸首。
破题之举
就在王岐山、杜德印等京城高官纷纷发出高房价的调控信号之后,北京稳定房价的方向也基本在“两会”期间再度得到定位。
“政府要在3年内,建立1000万平米经济适用房、1000万平米限价房,从而对房价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两会”期间,在北京市人大东城区代表团会议上,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已明确表示。
据记者了解,这个政策已经在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国土局两大主力调控部门开始部署落实。
“针对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群体,目前正在研究‘租售并举’政策,出租给这些家庭。”北京市建设副主任张家明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后将在新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内配建一部分政策性租赁用房,对于新增政策性租赁用房在经济适用房小区所占比例目前还在研究,“但今年即将开始试点”。
在北京“两会”上,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的提案则建议政府借鉴英国模式,让廉租房的居住者享受局部产权,比如百分三十的产权,百分七十的租金,让政府和居住者拥有共同的产权。
而张家明指出,“内循环”政策将是未来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基本原则。
“根据现在的政策,经济适用房购买五年之内出售,可以在同等价格的条件下卖给符合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的人。购买满五年后上市需要补交10%综合地价款。”张家明表示,对于2006年以后采取定向销售方式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拆迁户,五年后是否可以上市交易,将会采取不同的政策,目前相关政策正在加紧制定。
张家明指的就是传言了很久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回购政策”,预计上半年有望出台。
而为了配合此次宏观调控,北京国土局也应声而动。
北京市国土局局长安家盛表示,北京市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正在制定中,还将制定2007年至2010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不久将会向社会公众公布。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维透露,今年一季度将有一块保障性住宅用地上市。
据了解,去年北京市住宅用地计划为1900公顷,其中经济适用房计划用地为300公顷,但实际供应了532公顷,增了232公顷。
然而,任何一个好的政策都需要落到实处才能事半功倍。杜德印就此也坦承,提高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能力“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