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问装饰行业内什么词最流行?那就是“绿色装修”!就象前一段时间“甲醛”一样,“绿色装修”已经成为每个想要进行家装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这其中的原由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家居消费诉求在改变,即在视觉上要美,在嗅觉上还要“闻起来没有怪味”。而另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家庭装修知识的匮乏。所以一些装修企业只要承诺了“绿色装修”,就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绿色装修”。甲醛让家装企业饱受冷落之苦,“绿色家装”为他们提供了一线生机。
目前,各装饰公司都在推出各种环保家装——从材料入手、严把质量关。但是尽管用的都是环保、质优的材料,最后还是难免有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问题发生。以往的实践也证明了,即使每一种材料的质量都控制的很严格,最终的结果还是会有某种有害气体超标。
而且目前装饰材料当中,只有乳胶漆达到了绿色环保的标准。据权威环境专家讲,其他材料只能说是达到环保标准。所以装修后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是必然的,人们能做的是选择优质装饰材料,工程尽量简化,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对于装饰公司来说,实现绿色装修的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难把好材料的关。据介绍,到目前为止获得绿色环境标志认证的装修用材料只有水性涂料一种。在其它材料没有获得绿色认证的情况下,达到完全的“绿色装修”,确有难度。
第二,室内空气检测没有标准。现在国家没有统一的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检测机构的自由度很大,消费者要求装修完检测,数据很难统一、准确。
第三,消费者压低造价还要保证“绿色环保”。有些消费者一方面要求装个“绿色”的家,一方面又一味压低价格。装饰公司为了接下活儿,咬牙签了单,为了不赔本儿,只好从材料价格上下功夫,可便宜材料很难保证不造成污染,装饰公司处在两难之间。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关于加入WTO以后,各行业所受到的冲击的讨论不绝于耳目。家装行业也在探讨这个话题。各方认为,受冲击是必然的,市场放开,国外的大型经营企业、设计公司、建材品牌将大量涌入。对于家居市场的冲击主要是现有的经营模式、服务水平,当然更少不了价格。目标最大的要属家居建材市场。国外一些运作已较为成熟的家居超市连锁店一定不会放过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所以现在占主流的出租摊位制的大型家居市场应该考虑如何面对新的挑战。
据了解,已有德国的“欧倍德”、英国的“百安居”在青岛、上海安营扎寨,听说“百安居”正在北京寻觅合适的位置着陆。那么如何规范我们现有的家装市场,如何在“洋鬼子”还没有到来之前就让家装市场走向有序合理的市场竞争轨道中?
首先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为了响应消费者对于“绿色装修的呼唤”,“绿色装修”成为家装企业标榜自己的最好武器!
现在“绿色”一词用滥了,企业用它来命名自己的产品,是为了促销,消费者则对“绿色”有着执著的追求。但谁也说不清“绿色”是个什么含义,也无人深究。很多单位因利益的驱使,花3万、6万,就可以买个“绿色”标志,老百姓不清楚,认为只要有“绿色”标志就是好东西。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有权颁发绿色环保标志的单位是由中国环保总局、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成立的中国环保产品认可委员会。能够获得这一标志的产品必须是对于除了本身产品质量性能指标达标以外,还要有更高的环保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大约认证了600多个厂家,只有43个产品获得了此项标志。
保证家装的健康、绿色,不仅要用“绿色”的材料,还可以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就是能够在装修过程当中就开始对污染进行控制,例如工艺的改进、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等。很多装饰公司对消费者说,夏季热,湿度大,工期要长一点。其实在正常的工期内,通过合理的安排工序,改变常规的施工办法,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不延长工期。
在设计上,最好采用简约的风格,遵循简洁、实用的原则,设计时尽可能地采用无污染的材料,而避免采用含放射性元素的大理石、花岗岩的设计。如田园派的自然气息就来自于竹、原木等环保材料,而且感觉上也非常贴近大自然,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设计风格决定了选材,而材质就与绿色挂钩,所以设计风格将决定室内环境的环保程度;另外,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室内外空气的流通,空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还可以在居室中适当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带来一种身处大自然的轻松与和谐。
环保设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色彩的搭配组合。怡人悦目的色彩有利于人体疲劳的缓解,冷暖色调的搭配可以有效地调解人的情绪。另外,室内光线也应尽量柔和,刺目的地板、墙壁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有些消费者一方面要求装个“绿色”的家,一方面又拼命压价,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目前所有达到国标的材料标准在价格上都会比较高,如果只花五六十元买一张大芯板,那么就很难保障它的环保。所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家的装修正常报价是四万元,有家公司只报给你2万多元,从目前建材市场的价格行情来看,要装出一个“绿色”的家恐怕要大打折扣。所以,只有当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真正树立起来、家装的消费观念得到完全改变时,装一个“绿色”的家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关于材料“绿色”、“环保”不少人都有误解,其实,“绿色”不是绝对的,材料中有害成分的含量不能等同于释放量,其挥发的速度和方式不同,其释放量也不一样;而且影响居住环境的还有很多因素,如是否喜欢开窗、在家的时间长短,使用空调的情况等。人们对于室内空气污染过于敏感是完全不必要的,有效的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就是常开窗换气,另外,可以使用空气清新剂或甲醛清除剂。但这只是被动的办法。在装饰材料近期内还不能完全达到绿色环保毫无污染的现状下,如果能够将装修污染控制在装修过程当中是最积极的做法了。
所以加强对消费者这方面知识的宣传是规范“绿色家装”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是规范市场的检测和认定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建设部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10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以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起草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和环保总局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这些规范标准都为消费者检测室内污染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但是这些规定如何实施才能最大的发挥它们的功效呢?
当前的现状是很多检测机构都不具备检测资质,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另外,因其缺乏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士,没有经过认证的仪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也值得商榷;他们提供给各媒体的文章内容也误导了人们对于装修所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的认识。
消费者检验自己的装修是不是“绿色”的主要方法(当然也是让消费者最放心的检测方法)就是找空气检测机构测试。而对于提供检测的单位,装饰企业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检测机构是托了人情关系来的,还是国家认可的正规检测机构?而对于检测结果,装饰公司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应该说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将促进整个装修市场的规范,这对装修公司与整个市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有的业主对房子进行检测,检测出有害物质含量指标不符合《规范》规定,业主首先想到的就是来找装饰公司理论,而忽略了装修前的毛坯房在有害物质含量方面有没有达标。
而有许多的检测报告内容过于简单,例如有的报告上称“某项超标”,究竟是什么超标他也不说,超标了多少也没有明确的数字。而消费者只是认同了“只要是超标子就是有害的,就是违反了合同的”,装饰公司说:“我既用了优质合格材料,也使用的是正确施工方法,怎么还不‘绿色’呢?”但检测报告摆在那儿,结论就是你违约了,不认罪,消费者就不罢休,你不赔,我就曝光,你装饰公司还干不干了,于是,只有赔了。
所以对于检测报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格式,至少在报告中应该说明检测方法、检测条件、测点分布等内容。因为在不同条件下,比如关不关窗、室外几级风、检测仪器是放在墙角,还是门口等等,检测出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科学性,应注意检测单位是否具有检测资格和能力。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国家颁发的CMA(计量认证)标志,批准的检测项目中是否授权从事该项目的检测;另外,是否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检测仪器,是否有专业技术人员。文/刘秀
---中华建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