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协有关负责人透露,北京消费者去年全年投诉2万余件,投诉聚焦在装修建材、电信等8大热点,其中最让市民烦心的是在房屋装修及建材类消费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市民对这方面投诉持续升温,投诉总数达726件,同比增长了45.2%。
据了解,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装饰装修材料及家具中含有化学物质,释放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消费者王先生反映,让装修工人用大芯板做了一套组合柜,打开柜门后眼睛都睁不开,抱着放一放也许味道会消失的想法,王先生将这套组合柜一放就是半年多,结果还是气味很重,后经中国室内环境检测中心鉴定,甲醛超标5倍,属于不合格产品。可消费者购买前想找合格建材却发现自己心里也没谱,经销商会拿出这个那个证书给你看,你也不知是真是假。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朱希斌告诉,我国目前对“绿色建材”没有强制性标准,只有“环保建材”这一名称。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从2002年起开始强制性实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项标准,这是建材产品要达到的最基本的质量要求,而非绿色产品的要求。真正的绿色产品不仅要各项检测达到国家标准,还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无污染,且报废后能二次利用等。目前不少建材商给自己的产品贴上“绿色”标签,实际上是误导消费的“欺诈”行为。
据了解,一项建材标准化检测需花费约数百元,消费者把装修所用的各项建材都检测一遍,至少得要数千元,普通消费者很难承受。有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者购买建材时一定要向厂商索要“产品合格证”或“检测报告”,但实际上,不要说形形色色的认证机构本身真假难辨,还有很多认证是复印件。究竟什么样的认证最权威,能让人放心购买,一些经销商自己都说不清楚。
随机采访到的消费者都表示,家装建材是关系到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消费,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尤其希望有关部门对“环保”产品有更加权威一致的认证,有更加明确的辨别方法,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更加方便、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