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开,春去春回,转眼就是10年光景。回首过去,从马路装修游击队一统天下到正规家装品牌企业左右局势,从市场无序法规无章可循到如今行业自律法规不断完善,可以说家装行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当家装行业又走完了风风雨雨的2005年之后,我们看到:这一年家装市场的浪潮可谓是风云变幻!模式的创新、价格的激战、品牌的建设、诚信的增强以及对环保的关注,使得家装行业在走过2005年之后似乎变得愈加成熟了。
新年伊始,每个人都在总结过去一年做了什么,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着今年以及未来市场战略该如何排兵布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役。相信这段时间所有家装企业都在分析探讨行业今年的走势。
2006年,市场将继续遵循着它的规律向前发展。出于主流媒体对社会环境的守望职责,本报首次在年初对家装行业一年的发展走势作出预测,预测也许并不十分准确,但却代表一种预期。
家装市场份额继续扩大
去年长沙市成交商品房56755套,639万平方米。保守预计,这些房子有30%在今年内装修,按平均装修造价800元/平方米(含主材)计算,约15个亿的市场,而今年至少有500万平方米商品房成交,算一半会在年内装修,有20个亿的市场。长沙家装市场全年最少有35个亿。
交易方式呈多元化走向
家装交易方式的多元化走向主要表现在:家装企业与小区物业管理联合进行小区现场咨询开发、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进行售房配套装修、电脑网上交易、介绍回头客户等方式并存。这种多元化将促使家装公司形成“一营多点、以点带面”的多层次经营格局。
价格大战逐步由明转暗
从400元/平方米全包,到388元/平方米全包,再到368元/平方米、300元/平方米、288元/平方米全包……2005年,家装行业一场不期而遇的价格大战打得惊天动地。毫无疑问,这场价格战会继续打下去,但会逐步由明转暗,不再是公开地比谁的报价低。
专业性人才进一步紧缺
进入家装行业的资本会愈来愈多,这对能单独担纲的设计师、工程经理、施工队长,甚至包括熟练的木工、漆工、泥工、水电工在内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由于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跟不上,这些专门人才将进一步紧缺。尤其紧缺的是从事家装市场营销策划的人才。
更多家装企业染指材料
将有越来越多的家装公司自己建工厂生产门、柜、整体橱柜等产品,或代理某个品牌的洁具、地板、陶瓷、油漆等产品,或与某个厂家联手贴牌生产家庭装修中必用的材料产品,自己生产或代理装饰装修材料产品能提高整个装修的利润空间,提升价格竞争力。
三成家装公司濒临倒闭
约有三成一无资金、二无渠道、三无管理、四无人才的小型家装公司会陷于关门的境地。规模较小的家装公司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由马路装修游击队“改编”而成,一部分是正规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另起炉灶”而成。他们在营销和管理上不敌已成气候的品牌家装企业。
多个外埠装饰巨头入湘
从2002年开始,一些外省市家装企业开始进军长沙,目前国内几个家装巨头,像武汉嘉禾、广东星艺、北京东易日盛、北京业之峰、深圳满堂红等都已在长沙落户。新年伊始,浙江家装老大浙江九鼎装饰又已挥师长沙。估计还有多家国内知名家装企业将进驻长沙。
消费心理及需求渐成熟
由于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及正规家装企业在家庭装饰装修的知识普及、设计理念、利益保护等方面积极引导,消费者无论是设计要求、图纸规范、材料工艺还是在施工质量的检验、后期服务等方面均走向成熟。成熟的消费群,必然会对家装公司形成极大的生存压力。
对设计师素质要求更高
家庭装修以简单、实用为主,重头戏则放在如何通过个性和时尚的配饰来体现品位,展示风格,因而家庭装修会更多地涉及装配饰设计。家装公司的设计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琢磨后期配置及装饰以满足消费者的意愿,提高设计师的整体素质显得日益迫切。
设计施工分离有望实现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专业化的职业,与此相适应的施工要求及水平,必须随之同步提高,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把设计和施工都做得最好。因而在家装行业里,设计与施工分离开来,专业化设计公司与专业化工程公司并存有望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黄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