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档案
主人:王女士
职业:已退休,之前从事艺术工作
爱好:听古典音乐、阅读、旅游,在各地市场搜罗东西装饰家
雅室档案
面积:138平米
户型:三室两厅两卫
装修费用:30万
装修风格:典雅主义
年轻的朋友装修家,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心气非常高,干劲十足地想要使上全身力气、全部创意为自己打造一个安乐的小窝。可是待装修完毕,就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遗憾和疏漏,同时对于家和装修也有了不同的感悟和想法,这个时候对于以前难以把握的风格和细节的理解才更为到位。遗憾的是这些经验都只能留待日后再次装修的时候才能够弥补。
而中年之后的人装修自己的家,因为多了人生经验和审美眼光,再加上经济允许,往往在装修的时候更得心应手。谁说只有年轻人才热爱装饰自己的家?本期请出的王女士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对于装修依然热情不减、津津乐道。更妙的是,因为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加上她独特的审美,她的家完全显示出强烈的个人喜好和风格,一如她的人。
王女士的家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第一眼美女。家里没有艳丽的色彩,也缺乏特别突出、造型独特的摆设,但是却感觉非常舒适、温馨,为人服务的生活气息非常浓。细细品来,就会发现她家从色调、品质、配饰来说都搭配得恰到好处,细节非常精致,就好比一杯宜人的奶茶,慢慢地散发出浓香。
搭配第一步:定基调
在拿到这套房子钥匙的同时,打量着三室两厅的空间,王女士心里就做了决定:自己的年龄和阅历、爱好不适合搞时下正在流行的现代简约风格,130余平米的空间安排非常紧凑,演绎乡村风格也颇受限制。干脆根据自己现有的收藏,不论风格只论基调,定下“典雅”的基调。
有了这个主题,后期执行起搭配任务来就明确了许多。王女士对中式古典家具的工艺、造型、材质都非常迷恋,几十年来艺术工作所赋予的学养又让她对欧洲古典风格颇为钟爱,于是她将这两种不同的典雅融合在一起,呈现出自己的味道。家里多的是民国时期的梳妆台、明末清初的美人榻等中式家具;小辈们的卧室里那占了满满一面墙的樟木衣柜顶天立地,是王女士专门去高碑店定购的。而古时富贵人家小姐出嫁所用的嫁妆盒子被她放在沙发边收纳杂物;本来装米的盖桶干脆变成了鞋盒;而透空的窗棂在这里则成了墙上最美的装饰元素。
相比中式家具的敦厚凝重,西式风格的内容就显得画龙点睛。王女士自己卧室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帐幔,那是一次调整家具位置,挪走床铺后发现它单独在那里也有一番风味,于是这个欧式的变形元素就单独留存下来了。
搭配第二步:选颜色
典雅的风格拒绝太过艳丽的颜色,王女士家里的主调只有两个:木色和白色。纯白的墙壁之外,家里的窗帘、沙发椅子的盖布以及床品,都是以白色为底儿饰以棕色、木色统一色系的不同颜色花纹,统一中富有变化。家具、地板是深浅不一的木棕色,铁艺制品的深黑给了这大地色系一个极端的终结。
居室里的绿色植物、五彩缤纷的花朵和从国外带回的很多装饰画是提亮空间的法宝,它们颜色饱和而不鲜艳,成为家中的视觉亮点。王女士说,这样的色彩搭配正合她的设想,白色和木色让人宁静、温暖而又容易搭配,更能够凸显出家的典雅氛围,让饰品更为抓人。
搭配第三步:挑饰物
由于工作原因,王女士经常在世界各地走来走去,这使她有机会看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由于对装修装饰的热爱,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在各国的市场里淘来不同的饰物,常常是一买就是一箱,回来了再慢慢考虑怎么搭配和摆放。家里那些埃及纸莎草画、巴基斯坦的地毯、土耳其的避邪物和东南亚的铜烟壶,都是这么一点一点被王女士燕子啄泥一样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搜罗回了家。
王女士家里最惹眼的就是花样繁复、大小不一的多块地毯。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冬末初春时节,空气里还含着料峭的寒意。所以王女士家里点缀的仍然是大红的窗帘、床品,枣红、深蓝的地毯,让深重的色彩带来视觉的温暖。等到开春之后,她打算把家里收藏起来的湖水绿的床品、柠檬黄基调的地毯全部都拿出来换上,清清爽爽地入夏。
不光是颜色、布艺的更换,家里其他的小摆件也会根据心情和季节有所变化,正如她所说“通过搭配进行空间和味道的变化就是我的乐趣。”
一点麻烦
东西多、收藏多固然可以常常变换自己家的风景,可是也带来另外的烦恼:一是收纳成了问题;二是摆件太多容易显乱,而且清洁也不方便。
王女士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大家都可以借鉴的。她将很多的收藏安置在另外的居所里,对于现在这个很有生活味道的家也会生出一些感叹:东西太多,在这里都施展不开了。不过没有关系,她对扮靓家的热情、精力和鉴赏力,马上会应邀用在朋友、父母和自己的其他寓所里,让另外的居所也成为自己的搭配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