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设计家具仿真微缩模型经典设计作品包含着永恒的优雅与智慧,这些收藏被摆放在窗台上,真实地展现出这个家主人的品位。
台湾设计师曾韦豪的家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一栋高层公寓内,一室一厅,只有68平方米的面积。可是他花了许多时间研究空间的利用以及空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最终在这个家中享受到的,丝毫不逊色于一套150平方米面积的套房所能实现的生活。
空间改造以一堵多功能墙体为核心
曾韦豪在两年前购置了一套位于市中心高层公寓内的房子,推门先进入一个小小的门厅,然后分别可以去到厨房、卫生间、卧室与客厅;由于外墙临着高架,考虑到噪音的问题,将卧室安排在了靠里较小的一间屋子里,而朝外一间连着阳台的屋子则做成客厅。
这样的布局,空间规划十分不合理,存在着许多被浪费的面积。可是经过专业设计师曾韦豪的合理规划与调整,即便在68平方米的房子里,也可享受到150平方米的舒适生活。
经过仔细研究,他对房子的空间布局做了全面调整,最重要的便是取消了门厅,只留出必要的走道空间,并且将所有的出入口都合并在了进门所面对的这一条走道里。为此,他将厨房朝里推进了一块,把冰箱暴露在外面,腾出来的空间刚好构成这条走道的转角;而原先门厅的一半面积则被并入了旁边的房间,使屋子的开间变得宽敞了许多。由此而新砌出来的那面墙壁,则成为曾韦豪最得意的杰作:多功能整合式墙体。由于个人生活习惯比较不怕噪音,卧室与客厅被调换了位置,打通了半个门厅的那间屋子被安排成开放式的客厅,与外部空间彼此沟通,显得开阔、明朗;多功能墙体朝向客厅的一侧则隐藏着一道暗门,如果有朋友到家里来,关上这道暗门,客厅就可以瞬间变身为一间独立而私密的客卧,主客互不干扰,一间屋子由此就具有了两重功能。而多功能墙体朝外,也就是朝着走道的那一面,正对着卫生间的门,则镶嵌着一个洗脸台,这等于是把卫生间的空间扩展到了外部,同时又做到了干湿分离,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此外还可以把原先放在阳台上的洗衣机搬进卫生间内,安排在原先洗脸台的位置上,一方面管道布设很方便,另一方面洗衣时关起门来也不打扰到外部的其他生活。经过这样的设计,不仅所有的面积、每一个角落都获得了充分利用,而且还使许多空间具有了叠加的双重功能,等于在无形之间扩大了居室的实用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