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魔的境界就是要像谈恋爱般去做设计
【主持人】:您觉得做设计师辛苦不辛苦?
【萧爱彬】:做设计师太辛苦了。如果它给你带来快乐,并有成就感,你就不苦了。所以即使做设计是一个很辛苦的活,你也要把它当成一种爱好。你是要爱它的,你要喜欢它,是你在跟一个案子谈恋爱的感觉,你把它看成一个美女,你特别想跟她深交,然后跟她投入,你要达到这种境界,你怎么会累呢?你爱一个人,花多少时间都不会觉得累,你希望天天跟她泡在一起,其实做设计的感觉就是这样。
我最近在做这些建筑,就属于那种朝思暮想的状态,每天做梦的时候都梦见它。然后早上醒来以后,想这个楼梯应该怎么做,这个窗子应该怎么开。
【主持人】:完全是一种入魔的境界。
【萧爱彬】:对的,你到这种状态,你就不会觉得苦。辛苦是相对的,如果你不热爱它的话,把它仅仅当成一种工作的,设计绝对不是人干的活,因为它需要投入太多时间,8小时是绝对不够的,它不像商业,做一个货运,我今天把一个工作联系完就可以了,其他时间是属于我个人的,我该去玩,该去潇洒都可以,但设计不行,完全是要那些绝对热爱它的人去做的事情。
产出时尚作品的设计师首先必须要学会去感受时尚
【主持人】:上次我们跟沈立东老师聊天的时候,他也提到说,做设计虽然辛苦,但要把它当成一份休闲的工作,从生活质量方面开始提高。他就提到了您,说您是其中的典范。
【萧爱彬】:是吗?呵呵,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时尚的东西,是给大家提供生活品质的事儿。对于我们设计师自身来说,首先你应该接受这种时尚,你必须是一个很超前,很有想法的人,人家可以从这个方面判断,你能否使我的家比我想象的要更好。设计师是给业主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现有生活的修饰,那么你就要去感受。这个业主有500或者是700平方的别墅,不一定每个设计师都有,你也没有这样的财力,设计师又不是一个特别发财的行业,不像金融、房地产那样,但是设计是一个很有品位的行业,设计师可以感受最先进的东西,最容易接受最先进的东西,当然设计师也不是一个最苦的行业,他也应该有钱,因为创造这种空间环境是享受的,他的智慧就应该得到承认,他应该收设计费,应该收一个不错的设计费,所以这个阶层,我认为设计师、建筑师,他们的生活状态应该都是很高雅的。我是比较提倡设计师的生活状态很优雅的,你出入应该是去最好的地方,你应该开一辆比较好的车,这不存在说是显摆,这纯粹是一个生活状态、生活方式。那么你不一定拥有这么大的别墅,但你偶尔可以去消费一下几百元、上千元一个晚上的东西,这个应该没有问题。你就可以在一个很高档的环境里,去感受它的环境,使你的品位各方面的东西都得到提升,这就是一个好的设计师衡量的标准。
但同时,我也是一个很守时的人,我每天工作的时间基本上相对比较准时,我九点、九点半基本上到公司了。我对我的员工也是这样说,你要是加了班,可以不一定按时来,没有关系,你按照你自己的状态做,第二天晚一点来,没关系,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很清醒的状态,你是在投入工作,你是愉快的。
用设计师的眼光来看世界 独特的部分正是价值所在
【主持人】:您觉得成为出色的设计师,跟天赋有没有关系?
【萧爱彬】:那当然。我们就借名人的一句话,爱因斯坦说的: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99份的汗水加1份的天分。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99份汗水加1份天分,但它后面还有一句话,他说这1%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果没有这1%,这个99是没有用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句话百分之百准确,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天分很重要。你可以笨鸟先飞,也可以达到一定的程度,完全可以,也不是说所有很聪明的人你就能够做得最好,你不努力的话,同样会浪费了你的天分。或者是没有这么深的天分的人,他就做不好,也没有这个可能。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这样的天分,最起码我就是那种从小喜欢画画的,从小学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一个眼光。
【主持人】:你现在出去看到一些比较独特的建筑,是不是会把它看成一个线条或者是一个结构,跟我们普通人去看是不一样的?
【萧爱彬】:其实也不是说构造不一样,可能我看世界的眼光会跟人家稍微有一点点不一样,但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就是有一个很重的职业病。
我们马上会出一本书,我跟我弟弟写的,在国外的游记,那就是用设计师的眼光来看世界。我希望那本书出来以后,它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我要求这本书里所选的图片,必须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就是我们拍的东西,完全是设计师拍的东西,跟一般的游记书拍个风景,拍个埃菲尔铁塔那种方式不一样,我们可能会关注一些细节,关注一些美感的东西。
人家说美处处存在,问题是没有被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是不是发现了它的美。很多人看到一些艺术品,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怎么没发现呢?这就是艺术家或者是设计师独特的眼光,并不是说把这个杯子看成了一个马桶,把一个桌子看成了柜子,不是这样的,而是对它细微的东西,或者是对它整体形态的把握,是在这个空间里的感受,然后我们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解读。当你这样解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又多了一个视角,或一个方式去解释这个世界。我们说一张梵高的画,一张毕加索的画为什么这么贵啊,同样是一个画布,人家卖几百元钱,他要卖几百万,因为他的眼光,他看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是有价值的,他是用了一个新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发现它的一个微观的东西,或者是现实背后的东西。像毕加索就是,他是立体派的,他发现了我们眼睛看到的背后的东西,他的价值存在,所以他就是卖几百万美金,它的价值在这里。
所以我们希望,包括出书也好,能带给大家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主持人】:这本书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看到?
【萧爱彬】:可能是1月份吧,其实讲了一年了,我们一直在修改,那本书写了10万字。
【主持人】:那本书可读性很强,不仅是设计师看了有很多灵感,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他也会去看,他觉得可以从你的视角中发现不一样的感觉,他可能下次会去关注那一点。
【萧爱彬】:对,我们想带来的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设计师的眼光所带给大家的一个游记,你去希望关注什么,看什么,你会有更多的兴趣点。你会发现,用这样子的眼光去看这些东西,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些东西,有些美的部分是你之前没有发现的。可能出版社是希望每年都能给我出一本书,要我写,我会准备一下,争取每年可以给他们一本书,可能更多是文字类的,而非图片类的。
我可以跟你透露一下,我准备写一本怎么教业主装饰自己家的书,从我自己的经验出发,我可能用一种跟大家谈装修的角度,就是设计师谈你的家的角度来写。所以可能会更强调你家,每个人拿到以后,都可以对照,然后对号入座。包括你进门,你想咨询,我家怎么装修,我会告诉你怎么怎么装修,从里到外开始讲起,各种方式,你每一个扶手都可以找到。
【主持人】:我很期待。以后每年都可以期待您的一本书了。
【萧爱彬】:每一次的角度会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
好的设计师更多是在外围获得创意
【主持人】:像您刚才说的,您小时候喜欢画画,现在您出去旅行的时候,会不会把一些东西给画下来?
【萧爱彬】:也会,用马克笔画一些东西。我会经常画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然后写很多文字,记录一些东西。还会画一些建筑的影像啊,然后用一些手法来画,这种感觉都是在我们拍的图片上或者是书上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
【主持人】:这些画似乎都是您当时灵感闪现,整个思路的体现。
【萧爱彬】:是的。也比较有趣,画一些自己在设计之中细节的东西,有趣的东西。然后在画方案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什么东西,譬如几种灯光的方式,这样打,那样打,这就是以后将来可以用在我的射灯的平面方式。
【主持人】:那您会不会有时候凌晨两三点,灵感来了,又开始投入工作?
【萧爱彬】:也会有,但不是经常,我平时睡眠还是很不错的。曾经有一个博士对我说,萧爱彬,你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在艺术里面浸泡的人。那是一个文学博士,很有文学感,他说得很准确,他说你骨子里散发出来艺术感,而这个东西是装不出来的。我觉得,设计师确实也是要浸泡的,因为设计需要浸泡,你浸泡了以后,浑身散发出来的设计想象力,是不一样的。
其实一个好的设计师,他更多是在外围所获得的各种创意,所以我会有很多各方面的朋友。因为我的业主都很杂,各方面的都有,闲暇的时候经常一起玩的那些朋友也基本上是各个圈子都有,有演艺界的,有金融界的,有文学界的。有一些金融业方面的,我们有的时候会常会讨论很久,各方面互相都比较欣赏,所以也会聊得很深,他们会谈他们的事情,我会谈我们的事情,大家都会有个交融,大家也都很有兴趣来听,这个会得到更多的知音。有的时候并不是一定都是在圈子里聊天,可能平时我们更多是公司内部的几个人有一些激荡,谈方案的时候,会谈得比较深,但更多的灵感基本上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来自于我看的某个设计。那种很容易造成抄袭,我们提倡原创,所以专业数据只是给你带来技术支持,而创意在书本上很难去获得,我们眼前看到的东西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而真正的吸收是生活中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