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特色步行街国际高峰论坛”在广州闭幕,南京夫子庙等来自全国各地数百条步行街相关管理层应邀参加。据介绍,重形象轻商业、经营模式生搬硬套、缺乏统一管理和策划等,是当前步行街的软肋,结果导致有街无市,现在有40%的步行街变成“不行街”。据本次“步行街论坛”上提供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商业步行街已有260余条,来步行街的人有65%%以上是为了娱乐、旅游和休闲,仅三成多的人是专为购物而来,同时,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向前者倾斜。专家建议,建设步行街时就要兼顾购物、旅游、休闲三者,同时应充分考虑顾客往来的交通便利问题,因为人们在步行街里逛累了,出了步行街就希望立即乘坐上便利的交通工具回家。对于有车族来说,停车便捷尤为重要,这样步行街附近必须配套停车场。考虑到人的疲劳极限,以及能最大限度会聚人流,烘托商气,步行街长度在1000米以下较合适,同时还应在街边设有足够多的座椅供歇脚。专家提醒,如何将商业与娱乐融为一体,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产生购物消费,这一问题如处理不好,多数步行街最终会陷入看客多消费少的窘境。
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地产研究院院长杨奕勇在会上指出,步行街建设时动辄生搬硬套欧美景致,脱离国情实际,违背当地消费习惯。不少新建步行街的开发商为了套现,往往推出产权式商铺,将商铺出让给投资商或经营者后置之不管,带来很多后患。
(陈勇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