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经济动态 | 楼市楼盘 | 装饰装修 | 中介房源 | 自助房源 | 地产博客 | 牵线搭桥 | 楼市论坛 | 会客室 | 吃喝玩乐 | IT频道
市场研究  房交会专栏  经济适用房审查公示栏  维修基金专栏  公积金专栏  房产行情播报  最新拆迁动态  楼盘销售排行榜
中国房奴与瑞士房客
 您的留言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房产新闻 > 域外传真 > 正文
中国房奴与瑞士房客

http://www.0731fdc.com  2007年12月13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6日电 瑞士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近日刊载题为《中国房奴与瑞士房客》的文章。文章称,“房奴”,是中国的新兴名词,意思是房子的奴隶。是指那些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家,而是为了养房。而作为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国家之一的瑞士,尽管房产市场几起几落,但从未出现过炒房导致房价暴涨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政府通过提高买房首付以及税收等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

  文章中写到,印象中,瑞士人收入丰厚,肯定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然而,事实上瑞士只有1/3的家庭拥有房屋的产权,绝大多数家庭都采取租房的方式。而邻国,如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住房自有率都占到75%以上。

  为什么瑞士住房自有率反倒不如周边国家呢?主要是由于瑞士房地产价格太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以日内瓦为例,一般公寓每平方米价格为5000瑞士法郎左右(约合人民币3.2万元)。以瑞士人月均收入6000瑞郎计算,一个瑞士人10年不吃不喝攒下的工资才够买一套15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另一方面,由于瑞士人普遍缺乏储蓄的意识,购买住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成为一种负担。根据瑞士洛桑综合工科学校的研究人员曾公布的一项房地产调查表明,至少21%的瑞士人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私有住房。

  这所学校的研究人员认为,“瑞士人不买房”这个特殊现象与瑞士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有关。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性增强,很多人不愿因为住房而将自己局限在某个地方。调查显示,至少32%的瑞士人对于住房是否属于私产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宁愿将收入用于住房之外的开销。

  虽然许多瑞士人的收入不足以购买私房,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瑞士人通常可以租用享受政府补贴的房子,每个月仅需交纳数百瑞郎的物业管理费。这样的优惠措施更鼓励了瑞士人租房而不买房的生活方式,既省钱又省心。

  近几年,瑞士政府为鼓励居民买房,对贷款买房的家庭实行了减免征税额的优惠措施,但是瑞士人对买私房仍不甚踊跃。只有13%的瑞士人认为贷款买房比租房值得。然而,一旦涉及买房,瑞士人对居住环境马上变得十分挑剔,许多人声称,必须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房产。由于这个过程太漫长,相当多的人最后又取消了买房的打算。

  那么瑞士人的高收入都用来干什么呢?很多中产阶级家庭,乐意在偏远地区盖一幢乡间别墅,其花费仅10多万瑞郎,带上家人隔三差五去住上一段,养养花种种草,还可以在家门口滑雪。此类在城里租房,在山区买房的的瑞士人不在少数。

  由于瑞士人宁愿租房不愿买房的心理,加上瑞士人口增长缓慢,瑞士房地产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停滞的态势。

  文章问到,看着收入相对自己丰厚,却自由自在在城乡间拖着家当来来往往的瑞士“房客”,中国的“房奴”们是否有了更切实际的买房计划?

  文章写到,有关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房奴主体”,在中国早已不是个新鲜话题。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首先,这个群体的总量大约为20%,比重明显偏低;其次,他们虽然有一定消费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预期性开支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大部分人都不太敢消费;再次,更令他们无所适从的还是日益高企的房价:一个月入5000元左右的中等收入者,如果要在北京四环旁边买套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20年。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要由发展中国家步入发达国家,必然要造就一个庞大的具有强大消费力和自主意识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然要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然而,如果让这个群体长期处在一个顶着“中产”帽子,却过着“房奴”生活的境况之中,他们自然也不会满意。(记者 寿含章)

打印页面】 【推荐给朋友】【关闭窗口
 
· 美国政府采取措施帮部分购房者渡难关 (2007-12-10)
· 科威特将刷新迪拜塔记录 竞建世界第一高楼 (2007-12-07)
· 美国住房贷款援助计划出炉在即 (2007-12-06)
· 全球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三种主流模式 (2007-12-05)
· 伦敦房价现两年最大跌幅 (2007-12-03)
· 取代“六连冠”挪威 冰岛当选世界最宜居住国家 (2007-11-30)
· 全球写字楼租金排名新揭晓 (2007-11-28)
· 英房地产投资基金面临流动性危机 (2007-11-26)
信 息 搜 索


最新论坛热贴
进入楼市论坛>>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800*600显示及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Copyright (c)2001 版权所有 长沙市房产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长沙楼市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662666 4662665 经营许可证号:湘ICP证010022
All rights reserved, www.0731fdc.com E-Mail:web@0731f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