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日前再次采取大动作,将基准利率砍削一个百分点,从3%降至2%。此动作创下了两项纪录:一是使英国基准利率降到了195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英格兰银行1694年建立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是两个月之内,英格兰银行三抡板斧,砍削利率三个百分点,幅度之大、行动之速,历史罕见。大幅降息新措施再次出台,受到了英国银行业和企业界的热烈欢呼。此间有舆论认为,这是英国为扼制金融危机、挽救国家经济而采取的又一次“大胆而必要的”步骤。
英格兰银行再下重手,的确是不得不为。放眼英国经济,尽是一片惨淡。第三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失业率上升为5.8%,预计明年,甚至后年的形势更为严峻。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也让人忧心:房地产市场似乎泥牛入海,刚刚过去的11月份又降了2.6%,创下了过去16年来最大的月度降幅;汽车市场雪上加霜,11月新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6.8%,创下30年来的最大降幅;零售业发展不如人意,11月销量猛降不说,12月销量也让人看淡。“圣诞大甩卖”本该是一年一度激励个人消费的最旺时期,可近日英国一家接一家大型零售商店宣告进入破产保护,这犹如瓢瓢冷水迎头泼来,浇得人们透心凉……
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世界各国实体经济受到影响。欧洲经济困难重重,英国经济尤显严重。为了复苏经济,英国政府及英格兰银行确实是多方出招,在世界范围内也可算作是“方向准、出手快、下手狠”的先锋之一。两个月来,除了英格兰银行一再撬动利率杠杆,布朗政府在财政措施上频频动作:10月初推出高达4000亿英镑的配套措施,重点是保护大银行;上月初推出200亿英镑的刺激措施,以减税、扩大政府借贷为手段,多方帮助中小企业和进一步激励中下阶层的家庭消费;英国女王3日所作的一年一度的“女王咨文”中,同样强调挽救低迷的经济是未来一年“重中之重”的国策。
然而,人们关注的是:刺激经济措施自然重要,可更为重要的是效果如何?何时显效?目前来看,首要的问题还是信心。因为对未来经济前景不乐观,英国信贷市场紧缩严重。一方面,由于信心不足,银行间拆借乏力;另一方面,尽管英格兰银行连番降息,可多数银行并非能快速而全面地惠及投资者和消费者。
其次,刺激经济措施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不少专家认为,布朗政府的财政措施目前还在实施阶段,许多方面有待一步一步落到实处。而英格兰银行的降息措施产生的效果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不少专家认为,一般要在两个季度之后才能充分显效,至少也要在一个季度后才会看到灵验的迹象。
此外,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危机同样凸显全球化的特色。英国一直是呼吁国际联手的急先锋,只因“心大力小”,很难左右世界。世界各大国也曾为应对目前危机举行过峰会,但步调一致的大动作始终未能出台。各国间也只能是采取协调的办法以消弭危机。
布朗政府及英格兰银行采取的轮番措施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的首肯,也为布朗角逐下届大选赢得了不少人气。但药方再好,还是要看能不能治病。英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而且很可能是一次严重而漫长的衰退。有人预测是两个季度,有人预测是5个季度。英国经济究竟何时才能摆脱危机走上复苏之路,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