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总统在上任之初曾经宣布,要让美国人居者有其屋。在他的推动下,一系列旨在提高美国人,尤其是少数族裔住房拥有率的政策纷纷出台。如今,住房泡沫破裂,布什也即将离开白宫。有人打赌说,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兴许会跌回他上任前的水平。
华盛顿的决策者们需要反思一下,增加住房拥有率怎么就成为政府的施政目标了呢?又有多少人真的应该拥有房产?
政治家们会告诉你,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房产。这就是说,不买房就算不上是美国人。布什曾经说过,只要拥有任何财产,你就是祖国未来的利益相关者。假设如此,那租房而住的公民们就缺乏相关利益,因此也就不够爱国了?
遗憾的是,民主党人也同意,没有房产的美国人是二等公民。就在次贷市场刚刚出现下滑迹象时,奥巴马的头号支持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奥斯坦·古尔斯比就对随后而来的次贷危机发出警告。他写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即便还要附加一份气球膨胀式贷款(平时逐期偿还小额本金和利息,期末偿还余下的大额部分的还款方式)”。
“没有房产就等于一无是处”,这种看法也反映在美国住房政策上。国税局会根据你的纳税所得减少按揭利息,但不会减少你的租金;联邦税收系统为有房者提供巨额补贴,而不提供给私人租房者。最重要的是,政府会支持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些提供低息房贷的企业,而租房而居的人只能自己为租金负责。
美国住房政策的前提,是基于让所有人成为住房拥有者这一前提。但事实上,有些人根本买不起房。
首先,经济实力不足者购房会造成金融风险。借款买房就像在低价位买进股票:如果住房的市场价值跌了,购房者的财产也就打了水漂。2005到2007年间,2200万美国人新买了房子。如今,他们中的半数正资不抵债。
此外,房屋倒卖获利颇丰,使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动力。美国现在的经济疲软就集中在房地产最热的那些地区。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两州比全国的失业形势都要严重。最后就是交通成本上升。房价便宜的地区通常离市区非常远。在油价飙升和气候变化的今天,这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房。美国住房政策过于偏重买房结果造成了过多的购房者。美国人应该抛弃对房产的旧日痴迷,开始重视租房的地位。应该开明地看待那些选择租房而不是购房的人,他们也有美国梦,也是国家未来的利益相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