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减持了数百亿美元两房债券,但仍是其最大债权人,“两房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动都会对中国持有的近5000亿美元的债券造成重大影响”。
当奥巴马政府权衡以何种方式重组房贷巨头房利美与房地美(简称“两房”)时,创建“坏银行”吸收两公司不良资产的主意又回来了。
几个月前,拯救华尔街银行时政策制定者也曾考虑过“坏银行”方案,但该方案最终并未实行。
当地时间8月11日,华盛顿智库卡托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阿诺德·克林(ArnoldKli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重组两房必然包括一个嵌入两家公司的“坏银行”方案,只是政府最终将如何操作还完全不明确。
而作为两房债券最大的持有者,中国也密切关注着美国政府重组两房的动向,这也是双方领导人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时的焦点话题之一。
美国政府在中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中特别提到,“美方承诺继续有力监管政府支持企业(GSEs),继续承诺确保政府支持企业能够履行财务责任。”
曾在美联储理事会和房地美担任多年经济学家的克林对此的理解是,美国政府承诺确保两房发行和担保的债券以及抵押贷款证券(MBS)不会出现违约,“中国持有的这些债券在我看来,安全性等同于美国国债”。
但美国一家对冲基金总监郭杰群告诉本报记者,美国政府这番表态与过去一年对两房所作的其他承诺没有任何区别,本质上只是对中国投资者进行安抚,还是没有对两房提出明确担保;而只要政府没有明确担保,市场就一直会担心两房会出现违约。郭杰群曾担任过房利美经济学家。
他说,虽然中国在过去一年减持了数百亿美元两房债券,但目前仍是其最大债权人,“两房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动都会对中国持有的近5000亿美元的债券造成重大影响”。
外国投资者连续11月抛售两房仍未有明确担保
从去年7月份,美国政府宣布救助两房之后,外国投资者一直在大量抛售美国长期机构债。
据美国财政部“外国持有美国证券”年度报告,截至2008年6月30日,外国持有美国长期机构债券总量为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5270亿美元(占36%)。机构债券的发债主体是房利美、房地美和吉利美等政府支持企业,而外国官方机构占机构债券持有总量的66%。这些官方机构主要包括全球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估计,两房在美国机构债中“占大头,至少在80%以上”;而中国投资两房机构债的主要是外汇储备,还包括一些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保险机构。
过去近十年间,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球一直在增持美国机构债券,中国是购买的主要力量,其增持行动一直持续到去年第二季度。
美国财政部“外国对美国长期证券的净购买”每月月度报告显示,从去年7月份,美国政府宣布救助两房之后,外国投资者一直在大量抛售美国长期机构债。
中国在去年第三季度抛售184亿美元,四季度再抛104亿美元。2009年,中国抛售美国长期机构债的步伐有所放缓,在第一季度抛售52亿美元后,4、5月分别抛售9.5亿和17.7亿美元。经过连续11个月减持,中国一共抛售367亿美元,至今年5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支持企业长期债券规模减少至4903亿美元。
而美国长期债券的第二大持有国日本在这11个月共减持255亿美元,至2445亿美元。另外,今年2、3月份,日本、俄罗斯等国先后发出警告,表示在美国政府明确担保两房债券之前不会买入。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布拉德·塞泽尔(BradSets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外国官方投资者抛售美国机构债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有些国家外汇储备出现下降,需要现金,因此一直在削减美国流动资产的持有量。俄罗斯就是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