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两房并不受到美国政府完完全全的担保,因此其安全性不如美国国债。
而第三个原因则是“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为他们所持有机构债券风险敞口的程度感到震惊,因此决定不管如何都要减少风险敞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持美国长期机构债券的11个月期间,中国增持了2977亿美元美国国债,至今年5月底共持有美国国债8015亿美元。
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研究员西赛斯(DerekScissors)告诉本报记者,对美国来说,机构债市场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保持高位,美国政府就可以用这些钱去进一步干预房屋市场,就像过去十年美国靠出售机构债融资支持房市一样”。
西赛斯认为,美国政府在短期内已尽最大可能的对两房债券进行了“明确”(explicitly)担保。但郭杰群说,美国政府一直避免使用explicitly一词。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小细节,去年底,两房的监管者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詹姆斯·洛克哈特(JamesLockhart)在一场合使用了explicitly一词,当时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轰动,洛克哈特在第二天立即改口,表示explicitly这个词用错了。
郭杰群表示,美国政府如何重组两房,其根本出发点必然不是为了稳定债权人,而是要稳定美国房市和整体经济。奥巴马政府实际上已将两房转变成一家联邦政府机构,让其监察抵押贷款修改项目,给数以百万计的高风险买房人提供再融资,降低内部政策与违约业主合作。
两房成了美国房市唯一的润滑剂,在拯救房市与经济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如何处理两房的未来变得棘手,而美国政府也很难找到退出之策。
美国政府难退出“坏银行”方案浮现
两房很可能需要分拆,然后用另一家完全国有化的实体取代之,继续支持抵押贷款市场。
两房在几天前刚刚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房利美表示,其二季度亏损148亿美元,希望获得政府107亿美元的进一步注资。而房地美尽管出乎意外的实现了7.68亿美元的盈利,但扣除向政府优先股支付的11亿美元股息后,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依然有3.74亿美元。
克林认为,这些政府支持企业还处于脆弱之中,两房的普通股和优先股依然极度不确定。但困扰美国政策制定者的问题,依然是如何从救助两房的行动中脱身。
《纽约时报》曾计算过:即便两房实现盈利,要想还清纳税人的救助资金和利息,都可能要花上100年的时间。而目前各界的共识是,两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盈利。
洛克哈特在上周辞去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职位时曾预计,两房的亏损将持续到2010年。他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好银行、坏银行”将是未来解决两房问题的模式。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Summers)支持这一主张。
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安德鲁·威廉姆斯则称,“目前的讨论还处于初级阶段”。白宫表示,将在2010年发布预算报告时公布对两房的解决方案。
在中美经济对话成果说明中,美国财政部称“美方致力于通过寻求公众投入等方式,探索政府支持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美国政府决定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向国会和公众报告结果”。
克林认为,最终肯定有一个嵌入到两房中的“坏银行”,通过设立一个独立的实体机构,来吸收两房的不良资产,由该机构来承担损益。但这个主意并没有透露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如果美国房市并没有好转,确定哪些资产是不良资产将成为难题。随着美国失业率的持续攀升,住房市场的违约率持续创出新高。即便是质量不错的优先级贷款,问题也在不断显现。
市场人士担心,当优先级贷款出问题的时候,银行们最近筹集的资金很可能很快会被亏损所吞噬,两房只会更糟糕。
而如果房市真正触底,“坏银行”很可能成为政府的选择。克林说,当不良资产清除后,剩余的资产负债表重回健康状态的部分有三种选择方案。其一,继续让两房运作。其二,让两房的监管部门联邦住房管理局或另一家政府支持企业吉利美替代两房来行使其功能。其三,让私人部门来取代两房。
这些过程很可能需要对两房进行分拆。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两房很可能需要分拆,然后用另一家完全国有化的实体取代之,继续支持抵押贷款市场,“政府支持企业要从政府控制下独立出来,可能需要花上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作者:吴晓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