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房产 > 国内要闻 > 市场观察 > 正文

调控期待两会给风向标 抑制房价需“对症下药”

2012年03月05日10:40:11      0731房产网综合     

    政协委员:应让80%的中国人都住进“保障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前总裁杨超2日表示,应尽快出台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投资及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

    杨超指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6.01万亿元,理论上最多将有6000亿元可用于不动产投资;同时,我国保险资金中有75%以上是寿险资金,其中逾70%是10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这些特点都符合保障房建设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的要求。此外,保障房建设作为风险可控、长期稳定、担保可靠的投资品种,也是拓宽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有效途径,有助于降低保险资金运用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度,规避市场波动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的风险。

    他建议,保监会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应尽快出台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投资及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政策引导,促进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实质性运作。国家税务总局应减免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投资收益的营业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此外,他还建议加快《住房保障法》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明确保障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政府、居民以及包括保险机构在内的其他参与方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规范建设规划、住房标准、分配方式、进退机制和运营管理,推动保障房建设进入法制轨道。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静安区副区长朱成钢3日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建议,应将中国的“保障房”扩展为类似新加坡的平价国民住宅,让80%的中国人能住进这样的“保障房”。

    作为全国政协经济组的委员,朱成钢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曾炮轰“开奔驰买经济适用房是政策漏洞”,为百姓“鸣不平”。

    他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作为一种“救济”形式,现在保障房“规模太大”。如果保障房以救济的形式出现,会把很多不符合申请规定的普通人挡在门槛外,大部分买不起商品房的人也无法申请保障房,仍无法实现“居有定所”。

    朱成钢所说的80%中国人住进“保障房”,更准确的应该称之为“平价房”。他建议,应由政府招标、借鉴国外现成经验,兴建平价的国民住宅。

    朱成钢认为,自己的提案并非“空穴来风”或“乱提一气”:新加坡有84%国民住在政府提供的国民住宅中,这个经验完全可以为中国所用。而80%的中国人能低价买房的方案,对房地产商而言也不是什么坏消息:房地产商除了通过招投标参与保障房建设,还可以在剩下20%的空间里做精品房、高价房,这也是很好的机会。

    “理论上,应最终实现每户中国人无论贫穷和富裕,都能买得起一套房子。”朱成钢说。来源:中国证券网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版权属0731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留言新闻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资讯搜索
  • 专题搜索
  • 访谈搜索
热点资讯
查看更多>
  • 今日
  • 本周
  • 本月
楼市排行
最新开盘查看更多>>
独家专题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