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稿:
城市观察/物流发展带动经济格局洗牌
对于未来的长沙,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中国中部这一优良的区位,决定了长沙具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在长沙市工信委主任赵跃驷看来,企业除了可以向管理要利润、向成本要利润,还要依靠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长沙既然有了先天区位优势,后天的物流平台搭建就变得尤为关键。
赵跃驷说,未来的长沙将打造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而依托未来长沙便捷的物流,以及长沙周边辐射区域的巨大人流,城市的强大竞争力将不言而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带来城市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当河西的物流基地开始逐渐成为投资者新乐园的时候,因为物流园区和市场群落的搬迁,河西正在形成一个定位于钢铁物流的新型园区。
数字钢贸/2011年钢材销售收入848亿
今年8月,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联合天贸钢铁网发布了《湖南钢贸企业经营情况调查》,从参加调查的171家企业数据统计得知:2011年钢材销售收入848亿,销售量1878万吨。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的有1家,超过100亿元的有2家,超过70亿元的有1家,超过20亿元的有1家,超过10亿的有7家,超过5亿的有8家,超过2亿的有28家,超过1亿的有28家。
延伸阅读/国务院: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
就在长沙抛出“8000亿”计划的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25日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会议明确,在中部地区加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支持武汉、郑州、长沙等地区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稳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在政策方面,将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