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跟着增加
博弈双方不是地产商与购买者,而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
与房价上涨相应的是,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得到大幅增长。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2%,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7%。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房地产交易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明显。
在房地产行业征收的税种中,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收入增幅分别为38.3%、34.7%、7.9%和7.5%。而这四项税收合计257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14.78%。“这些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社科院房地产研究室主任倪鹏飞表示,仅针对房地产业征收的上述几大税种中,其总收入从2003年的900多亿元,暴涨至2012年的1.01万亿元,增幅高达十倍有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地方政府对于“国五条”落实并不积极,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房地产外需及房地产相关税收等依赖性较大。“房地产调控表面上是开发商与购买者之间的价格矛盾、供需矛盾,实际是对土地财政的挑战,调控更多表现出了中央、地方政府的合力。”
在房屋交易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土地出让收入也增幅明显。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700亿,同比增长46.6%,而去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4.6%。
新华社评论员庞瑞发表评论称,在房地产调控的背后,真正的博弈是对土地财政非常依赖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央政府应尽快加快扩大试点房产税的政策范围,让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可以逐步过渡到通过对于持有环节的增税来加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