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当银行经营脱离政府“兜底”,甚至被默许可能破产之时,对大多数储户而言,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必然值得思虑。这也意味着,以往银行存款绝对保险的传统观念将受到一定冲击。【存款保险制度意见稿11月30日发布:赔付上限50万元】
回过头看,钱存在银行就一定保值升值吗?前几日,陕西汉中的一位老人手持60年前的10万存单到银行兑换,却被告知只能兑换12.9元。按理说,钱存在银行不仅有利息还安全,怎么反而贬值了?该消息一出,许多网友表示不能接受。
而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6%,较前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而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6%,较前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此外,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债券和实业。
由此可见,在大部分居民心里,除了逐渐提高银行储蓄的风险意识,传统的投资和消费观念也将逐步改变。此次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从一定程度上鼓励国民消费,使得不少人不再局限于投资股票、基金或其他传统理财产品,转而将投资目光投向房地产等实体行业。
2014年长沙楼市将至尾声,而限购松开、限贷松绑、央行降息……等一系列政策接踵出台,则为长沙楼市不断吹来利好之风。在此背景下,刚需客群和投资改善者对于置业投资则有了心态细微变化,从原来持续的观望态度转为谨慎入市。在银行系统里工作的陈伯伯,近期一直纠结是把钱存在银行养老,还是换个新房子住这个问题上。“因为投资基金、股票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于我而言房地产无疑是最佳选择。”陈伯伯说,购买一套改善型住房,相比于其他投资渠道而言风险较小,且原有的住房也可以选择卖掉或者出租。
一个更深的思虑是,当剩余资金不再流入银行,选择理财或是转而投资硬通货则会成为大部分储户的抉择,而各类银行对此也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当存款收入减少,银行对放贷采取新的举措。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到银行贷款这个月以来的转变。”麓谷小镇副总经理王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会增加银行压力,迫使银行作出相应调整,实际上有利于开发商借贷融资;而另一方面对于购房者来说,原来可能选择储蓄的资金将更有可能投入市场。
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会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长沙楼市,在水墨林溪副总经理曾耘墨看来,是“不会对房地产造成的改变和调整,而是作为个人和市场的利好存在。”他认为,此举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来说是增加了投资和理财的渠道,而拉动消费也有利于市场货币资金的充裕。而涉及到房地产方面的资金需求,银行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有利于房地产的市场资本运作。
虽然存款保险制度表面上看似为储户的存款增加保障,其实上也在提醒储户们:将钱存放银行不是绝对安全的。在许多业内人士和分析师看来,央行此举在于鼓励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因此市民可以考虑更多地将闲钱用于理财投资。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投资热点。因此,我们理应思考,在银行里保留自己一定的存款的同时,也要把握住楼市最佳时机出手,既能保证基本的风险储备金,又能促进资本保值增值。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