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长沙楼市将至尾声,而限购松开、限贷松绑、央行降息……等一系列政策接踵出台,则为长沙楼市不断吹来利好之风。在此背景下,刚需客群和投资改善者对于置业投资则有了心态细微变化,从原来持续的观望态度转为谨慎入市。
11月30日,酝酿已久的《存款保险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少人表示,这一被市场称为是“革命性”的变化将对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等领域产生影响,在社会上引发激烈的讨论。
麓谷小镇副总经理王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会增加银行压力,迫使银行作出相应调整,实际上有利于开发商借贷融资;而另一方面对于购房者来说,原来可能选择储蓄的资金将更有可能投入市场。
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会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长沙楼市,在水墨林溪副总经理曾耘墨看来,是“不会对房地产造成的改变和调整,而是作为个人和市场的利好存在。”他认为,此举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来说是增加了投资和理财的渠道,而拉动消费也有利于市场货币资金的充裕。而涉及到房地产方面的资金需求,银行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有利于房地产的市场资本运作。
除了在业界引起反响,这一举动也促使百姓的投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银行系统里工作的陈伯伯,近期一直纠结是把钱存在银行养老,还是换个新房子住这个问题上。“因为投资基金、股票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于我而言房地产无疑是最佳选择。”陈伯伯说,购买一套改善型住房,相比于其他投资渠道而言风险较小,且原有的住房也可以选择卖掉或者出租。
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此举在于鼓励增加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因此市民可以考虑更多地将闲钱用于理财投资。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投资热点。因此,我们理应思考,在银行里保留自己一定的存款的同时,也要把握住楼市最佳时机出手,既能保证基本的风险储备金,又能促进资本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