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期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即将开始面向国内外征集“长沙南中心”、“长沙北中心”战略研究暨空间发展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方案。
长沙南中心:铸长株潭融城示范区
面积范围:约100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
北→南绕城线(南二环)
西→湘江(湘江科学城)
东、南→天心区行政界线(长株潭绿心长沙部分)
![]() |
长沙南中心的定位是“三个综合性服务新中心之一”,目标是打造长株潭服务核心区和融城示范区,培育城市新中心,推进天心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解放垸城市湿地公园,打造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
具体而言,即围绕推进长株潭深度融合,加强设施配套,布局了长沙奥体中心、国家医学中心、湖南省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重大产业基础设施,与湘江科学城联动打造辐射长沙南部及长株潭的综合服务中心。
长沙北中心:优化主城格局新支撑
面积范围:约166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
东→开福区行政界线
北→开福区行政界线(铜官、茶亭镇)
西→湘江(大泽湖组团)
南→浏阳河
![]() |
长沙北中心位于长沙中心城区北端,包括金霞新城和马栏山片区。根据《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送审成果),规划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中心体系,在“131”市级中心体系中,规划金霞中心为专业性服务新中心,是长沙市未来北部新中心。该区域是承接省市战略的新空间,是优化长沙市主城格局的新支撑,是彰显城市品质的新名片,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极点。
长沙北中心发展战略研究应立足于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远目标、新时期城市发展要求、长沙市“北进”战略和城市发展格局,明确长沙北中心的核心区,研究霞凝港的近远期发展,探索苏托垸的保护和开发模式、高岭片区的转型;统筹区域公共服务、综合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等支撑要素。
(内容综合长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