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高铁时代的来临,以高铁枢纽为核心的城区建设日渐升温。对此,2013年《长沙楼市》秋季刊应势推出《高铁新城 人居至上》封面专题,深度剖析高铁效应,探索高铁物业价值。并通过专访雨花区政府领导及高铁新城片区开发商代表,共同探讨对高铁新城的规划发展、战略定位、片区地位、提质重构、房地产开发等的分析、看法和思考,充分挖掘高铁新城在打造总部商务区和城市宜居片区的潜力,为高铁新城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10月底,《长沙楼市》(2013.10刊)即将全城出街,全刊电子版近期预览可登陆0731房产网(www.0731fdc.com),本刊记者抢先与您共同关注本期封面专题特别专访——独家对话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邱继兴,探讨高铁新城未来规划与发展。
![]() |
湖南市场在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这句商界耳熟能详的话语,正实现着从坊间口头禅到一种商业定义的角色转换。
作为中国中部强区的雨花区,紧紧抓住长沙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这一历史契机,在“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中奋勇争先,在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势的基础上,以“一核两带四组团”的战略布局乘势起航、领跑中西部,发出了“打造中部前海”的崛起之声。
抢占先机 铸建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从一纸愿景到一纸风景,如何实现?
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前沿阵地的雨花区,是湖南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重要通道,并连续13年在中部39个城区中经济总量稳居前列。雨花区拥有着以长沙机场高速、武广、沪昆高铁为骨架,航空、高铁、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汇聚一体的“六元一体”的区位优势,作为中部交通枢纽和优势商贸核心区,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2012年年底,雨花区政府首次公布了以“一核、两带、四组团”为格局的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规划,“中部前海”的发展蓝图雏形已现——未来五年,雨花区将以红星商圈核心区为龙头,建好德思勤城市广场,提质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实施红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迁,加快湘府路两厢开发,规划建设中部金融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世界名品中心、国际时尚中心、文化传媒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湘雅健康中心,建成“十里长廊、百座楼宇、千亿产值”的现代服务业黄金走廊。依托这条黄金走廊,雨花将全面建设成为中国中部现代化服务中心。届时,造就“中部前海”雨花区将触手可及。
![]() |
谈及雨花区“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规划,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邱继兴踌躇满志:“今年年内将出台现代服务业中长期总体发展战略规划,重点抓好湘府路现代服务业走廊研究、浏阳河生态景观带建设研究和内城区二次开发研究。在长沙市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一区一轴九极’的布局中科学找准我区‘一核两带四组团’的战略定位。”
未来10年,一个以红星德思勤、高铁枢纽为核心的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将再现深圳前海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