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对于房地产金融业来说,可谓热闹非凡:先是中国建设银行出台了房贷收缩政策,叫停六类贷款;接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出台是巧合,还是具有某种预兆呢?
“高”处不胜寒
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还是中国建设银行的房贷收缩政策,都在限制向高档商品房项目发放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指出,对于个人购买高档住房、两套以上(含两套)的住房按揭,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调高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而建行的房贷收缩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支持力度,从严控制向别墅、大户型等高档住房及宾馆、写字楼、商场等商业用房项目的贷款发放,并要求严禁向违规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
据了解,建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出台房贷收缩政策的银行。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居同业第一位,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业市场中所占比例达70%。业内人士称,建行此举可望对遏制房地产业的泡沫继续膨胀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这些政策或者是措施对于广大普通的购房者来说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对于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却是有些凝重。
银行的态度其实不难理解。在银行市场的垄断被打破之后,赢利就是银行的惟一目标。所以,一方面,优质客户成为众多商业银行争夺的对象;另一方面,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惜贷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其实,不仅是中国建设银行倾向于支持大房地产开发商。今年以来,光大银行对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提高了贷款门槛,甚至利率有的上浮高达30%,而在往年,利率上浮的可能性很小;对于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客户,光大银行不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对不了解、合作时间不长、楼盘销售前景不明朗的大客户也会提高贷款利率。
预防“泡沫”
其实,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的公布,还是中国建设银行房贷收缩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预防房贷“泡沫”的举措。
这种银行的信贷风险,从省统计局近期对15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中就可窥见一斑。该调查结果表明,预计到2002年底,被调查企业资产总计可达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所有者权益预计可达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资产实现了较快的增值。同时企业债务负担普遍较重,被调查企业负债总额预计可达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2.9%,其中资产负债率大于70.0%的企业多达89.3%,普遍高出警戒线。这说明企业运营的风险较大。
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各界一直看法不一。但是,作为国家重大政策调整的房贷方案,显然具有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深意。这一点,从去年央行严禁发放“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的措施可以得到证实。
慎贷风紧
跟早几年各银行对房地产追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底以来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有一种“风声鹤唳”的感觉,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2年第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市场的震动非同一般。该报告指出:“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上涨、空置面积增加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银行界人士认为,从房地产开发资金的四条主要来源(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销售回笼)来讲,银行贷款一直是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有20%~30%的资金来自金融机构,加上置业者的抵押贷款,这一数字接近60%。因此,相对于个人购房贷款所产生的风险,开发商贷款的风险更大。
在国内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份额中,中国建设银行每年的贷款金额高达1600亿元,占到了全部商业银行房贷总额的一半以上。建行芙蓉路支行公司部的负责人何鑫文说,建行已经认识到了房地产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在把关上也变得严格了一些,但还没有刻意去压缩房地产开发贷款,而是按具体项目来定,对商业用房、办公房、写字楼的开发贷款加以严格控制。它指出,目前央行的规定是开发贷款必须达到“四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必须达到“五证”,才可以发放贷款和办理住房按揭。本报记者刘红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