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退出上海“十一五”规划一经披露,即引来八方来论,而在笔者看来,这却是个无可无不可的概念中的玄虚而已。
上海的房地产业备受各界关注,乃因一段时间以来,这座城市的房价扶摇直上几近失控。作为一种必然的逻辑,暴利驱动下的资金、资本大举进入该产业并不断推动其成为“支柱”中的“支柱”,这本非什么规划的结果,而更类似于规划不力的反映。
与之“相映成趣”的“支柱”或许还有金融保险业。乃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上海历届政府即雄心勃勃于金融中心建设,而在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作用下,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确曾迅速攀升至2001年的历史峰值12.5%。但随后,由于优惠政策边际效应递减,曾被寄予厚望的市场化增长机制又在各种严格管制下破茧无力,上海金融业增速就此一路下滑,200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跌至10%,重回1995年的水平。
上述愿景与实景之偏离自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交互作用以致,而在这其中,市场体制之孱弱以及行政规整之顽固,却是两“支柱”产业过热过冷的共同病因。譬如说房地产业,一方面,由于土地供应环节的不透明、资金价格的非市场化、房改导致购房需求的骤然释放等非市场化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单纯依靠加息等市场化手段很难实现调控目标;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本身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尾大不掉的利益纠葛,这又决定了很多必要配套措施的出台既勉强且迟缓。
相似的情况同样表现在“政策宠儿”金融业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型金融机构总部鲜有位于上海者),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从其规划起就将希望寄托在产品和交易等市场层面。如今回头来看,尽管这一发展思路不乏可取之处,但作为地方政府的上海市显然缺乏自主决策的自由空间以及推动法律健全的适格地位,由此所带出的尴尬局面就是,十数年间,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日长夜大”,但在这些宏伟楼宇中交易的产品却是有小进展而无大突破。
事实上,这种计划与现实的脱节已经引起决策层关注。从“十一五”起,政府在对发展蓝图的描绘中首次将“计划”改称为“规划”,此一字之差的背后实则正是政府逐步退至后台、企业成长为经济活动主角以及加大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之大势所趋。而在这其中,类似房地产、金融保险等高度相关于整体经济但又严重滞后于市场化进程的基础性行业,理当更加着力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行政束缚的破除,而非迷信于“支柱”不“支柱”的纸上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