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30日,“3+5”城市群市长论坛召开的第二日,湖南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市市长共同出席,并就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达成共识。
湖南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
21世纪将是城市群的世纪。城市群是各个国家和地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张春贤同志在去年新型工业化座谈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以长株潭为中心,一个半小时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是湖南近期与长远又好又快发展的大手笔,大思路、大战略。旨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处于湖南最具活力的经济走廊,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合作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加强构建“3+5”城市群,既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又是坚持科学发展强省的必然要求。构建“3+5”城市群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湖南省情实际和有关长株潭城市群的研究成果。战略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基地,率先在湖南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成为中部地方快速崛起、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城市群、内陆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增长极。战略举措将以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突出以人为本,保护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明确“3+5”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的方向,加快建立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城市群内交通运输的无缝对接:构建城市协商对话、多边合作的多层次平台,大力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优化生产要素和各类资源配置,实现城市产业的错位发展,突出长株潭都市区位优先发展,南融北拓,沿湖湘北区往洞庭湖平原拓展,全力打造中心城市。 我们的共同心愿是:力争通过10-15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人口1000万以上,建城区面积10000万平方米的主团化生态城市。 我们坚信,和则两利,联则共赢。 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关系到全省6700万人民的福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各城市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推进。 我们向全省人民郑重宣誓: “3+5”城市群内的8个城市,一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希望和全省人民的重托,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协调去动,顽强拼搏,改革开放,不辱使命,愿为人先,率先崛起,立足“3+5”,做大长株潭,打造城市群,建设新湖南。
长沙市市长谭仲池
规划与发展共赢
长沙市市长谭仲池特别谈到,长沙是“3+5”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把长沙建设得更加繁荣、文明、和谐、美好,这是长沙的责任与光荣所在。第一,围绕实施“3+5”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强城际规划对接。规划就是思路。我们应总结长株潭一体化的规划经验,突出城市群的整体性,着力促进与“3+5”城市群总体规划的对接,与兄弟城市一起共同推进城市群的规划共绘、交通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聚、生态共保、优势共创,拉近时空距离,降低商务成本和行政成本,把长沙建设成为“3+5”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株潭一体化的中心城市、辐射力强的新型现代城市。 第二,推进“3+5”城市群的分工协作,在规划中完善城市功能。产业有序分工、协作和经济繁荣是城市群繁荣的标志。我们将按照市场要求和经济流向进行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中心城市的通道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基地,以企业为主体,加强资源供给、技术研发、产业配套等合作,吸纳区域资本、人才和技术,打造“3+5”产业链,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错位发展,引导经济从行政区域经济向经济区域经济转变,增强区域凝聚力和产业竞争力。 第三,围绕提升“3+5”城市群的城市品位,凸显城市个性理念。特色就是个性,个性就是魅力,魅力就是竞争力,现代城市日益从它的历史积淀中抽象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质,这种特质也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成熟的标志。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山、水、洲”三个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景观、湖湘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为一体,建设生态文化型城市,创造出富有个性、富有文化内涵,富有地域特色、优秀的城市景观和城市风格。
规划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城市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如果我们要花100年时间来建设城市,应该用多过100年的时间去思考她、规划她。相信高起点、高水平、高境界的城市规划必将伴随“3+5”城市群的蓬勃发展而精彩地共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