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长株潭”这张牌
作为湖南人,易鹏对家乡的城镇化之路十分关注。他认为,在这一轮新型城镇化中,主体形态无疑是城市群。湖南的城镇化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合理布局与融合大中小城市。“湖南一定要打好长株潭这张牌,下大力气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使之成为湖南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
他掰着指头分析,美国3亿多人有3大城市群,日本两亿多人也有3个城市群,中国13亿多人、国土面积也不小,发展七到八个特大城市群是有必要的。
从全国来看,在中国东部3个城市群已发展成熟,未来中国需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几个城市群,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形成新的增长点。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将是城市群的主要布局平台。极大可能,中国经济“第四极”将从这四大城市群中诞生。因此,湖南要从战略高度抓住这次机遇,将长株潭城市群特别是将其龙头长沙做大做强,弄潮中国经济“第四极”。
易鹏认为,从当前各要素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平台将是特大城市群。理由在于:一是行政级别为主导的政治规律,二是规模效应的经济规律。政治规律体现为,在中国658个城市尤其在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质量、人口规模与城市级别直接相关。经济规律体现在,特大城市对资源有巨大的汇聚作用。与之相反,中国1.9万多个建制镇、建成区,平均人口仅7000多人,相当多的镇不足5000人。对于这种规模的小城镇而言,基础设施投入很难有可持续的回报,因而难以得到资本的青睐。
“人口和资源向特大城市汇聚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事实上,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最佳路径是大力推动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建设。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也支持这一观点。”易鹏认为,目前,美国3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的67%,日本3大城市群(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的GDP占全日本的70%,其人口也相应聚集在这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