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株洲产业转型发力点
株洲日报7月8日讯(记者黄亚陵 通讯员骆先辉 段爱兰)一个有着60年历史沉淀、印证了株洲工业光荣的产业,正在转身为株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个产业是航空产业,其目标是千亿产业集群,所承载的梦想是助力株洲产业转型升级。
增速30%,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6月24日,据市发改委发布信息,“十二五”开局头两年,株洲航空产业平均增速达到30%,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我对株洲经济的明日发展充满期待,尤其看好航空产业。”这一天,来株调研的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宇文说。
可资佐证的还有投资商的青睐。在刚刚结束的湖南投资贸易港洽周中,芦淞区、新芦淞集团与中建五局签下100亿大单,联手建设株洲航空、服饰东部新城。
清水塘地区面临绿色搬迁升级、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已呈平稳态势。工业战线研判,株洲要改变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应优先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用航空具有科技含量高、涉及范围广、拉动效应强的特征。据国外研究资料显示:通航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可拉动诸如机械、电子、材料、信息、能源、教育、旅游等十几个相关产业。这将为株洲今后的发展,打开想象空间。”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明两年建成通航机场
5月召开的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会议上,市委书记贺安杰,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指出,株洲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方向。
“株洲60年的航空军工优势得天独厚,尤其是,株洲有全国唯一的中小微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有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芦淞区委书记冯建湘认为,秉持传统优势,有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培育的方向选择,是由航空军品,转向通航民品。“这个市场的规模达到万亿级,全国已有近40个城市布局。”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建勇说。
新的形势迫人,新的优势正在培育。芦淞区将今年定为“基础设施建设年”,其中,通航机场被放在重中之重。
“今年一定要完成征拆,争取明年6、7月间基本建成。”芦淞区委常委、副区长、统战部长、新芦淞集团董事长李晓彤介绍,目前,全国的航空园(城)中,按通航标准严格配套机场设施的很少。依托通航机场,株洲要按全产业链的要求,打造一座真正的通用航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