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去年12月10日批准发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至今实施已将近半年。此举本应在生产企业、流通市场、消费者中出现较大波动,但是实际情况却难遂人意。记者目前从部分建材商城、经营商户以及消费者和天津市技术监督局、市建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举办的贯彻标准培训班及其他方面了解到,多数商城、商户、消费者并未引起高度重视。
在一些建材市场和装饰商城的市场管理层认为,贯标应该是生产企业的事,要从源头抓起,目前先从市场和商家抓不够现实。如果按标准检查商品,到7月1日不达标不能销售,那么就将有多数装饰材料要退出市场。有的市场认为现在真正达标的建材产品为数不多,6个月的过渡期太短。据了解,在天津十几家大型建材市场和装饰商城中,只有环渤海市场、名家装饰城已制定了措施,开始排查商品,对新入市的商户建立了资格准入制,将是否销售达标商品作为审查的主要条件。有的商城才刚刚知道有10项标准,怎样执行还未做考虑。还有的商城(经营面积达1万平方米,商户200多户)称对10项标准内容还不了解,未按到有关文件,更未做其他安排。
10项标准所涉及的人造板、内墙涂料、木器涂料、胶粘剂、壁纸、地板革、木制家具、地毯等类产品的经营商户对执行标准也是不温不火。从老板到雇员对10项标准的内容是一知半解,对有害物质释放限量要求的内容一是说不清楚,二是对自己的产品究竟含多少也不知道。当问及所售商品是否达标,有无法定部门的检测报告时,便拿出其他一些认证标志搪塞。很多材料商还自我标榜为绿色环保建材产品,来吸引购买者。当向商家索要检测报告时,有的说有,但在老板那儿;有的检测报告是送样产品的检测数据;有的检测报告是2000年以前的。还有的商家是在自己印制的产品宣传资料上,标有检测数据,很难分辨真伪。
当然,比较过硬的商家也有。他们快速地抓住贯标的时机,打出绿色环保建材的大旗,宣传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被严格控制有害物质,或者不掺和加有害物质,确属于达标产品,也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各种有效的认证、检测数据报告等,在引导科学消费中做到了诚信服务,起到了净化装饰材料市场的作用。特别表现在内墙作料产品方面,很多品牌都不含有害物质。
表现在消费者身上,对10项标准认识更是参差不齐,未能引起选材购物者的普遍关注。在采访部分消费者时,明显感到他们更多的希望是将执行新标准寄托在市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身上。科学消费、合理选材、保护环境、抵制污染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本来对装饰材料性能、特点就比较陌生的人们,面对日益更新的饰材商品显得更为彷徨。虽然新标准已实施数月,在饰材市场消费平台上,购物者还是很难进入“绿色消费”的角色。从下面四种购物者的表现可以看出关注程度差的心态。
第一种表现是消费者比较了解标准,在选择材料时能够找商家索要产品的检测报告,查验其有害物质的含量数据是否达标。虽然有些达标产品在价格上略高一点,但他们还是乐意花钱买个放心。认为装饰不能污染家居环境,一切对健康负责。即使是选择装饰公司也要将选环保建材内容写入合同书内。但这部分人的比例不是很高,尚不足15%。
第二种表现是知道国家对装饰材料有10项标准,但具体的标准内容了解不详,也不知道怎样把握。在购买材料时认为名牌产品、价位比较高的产品就可以放心选用。不注重产品有无检测报告,数据是否真正达标,只相信商家绿色环保的介绍。有的购物者还认为自己并非专业人员,看检测数据也看不懂,如出现问题可按《消法》通过消协或法律手段解决。这部分人的比例大约有20%。
第三种表现是根本不知10项标准具体内容,未考虑怎样用新标准维护自己的权益。在选材购物以及找装修公司施工,完全是凭自己意志和感觉,一般的原则还是货比三家。他们的消费需求比较注重产品的外观款式、花色及实用因素,注重的是产品物理性能质量,考虑较多的是商品是否延年。这部分人的比例大约占40%左右。
第四种表现是根本不知道装饰材料的10项标准,到市场选购材料只注重价格因素,与商家比较多的接触就是讨价还价。对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从未考虑,致使一些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销售的材料至今还有市场。如甲醛含量较高的107胶、801胶,以及其他低价格的胶粘剂、易造成水污染的镀锌管等。
面对这种状况如何使消费者成熟起来,增强科学选材的消费观念,有的装饰材料市场已开始采取措施。
装饰材料10项标准可以说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利剑。过去想维护自己权益又不知道怎样去把握,如今有了武器,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分辨了。自7月1日起,人造板、内墙涂料、壁纸、木制家具、胶粘剂、地板卷材、地毯、木器涂料等装饰材料凡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就可以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就不能用于室内装修。愿我们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够为倡导科学消费,净化装饰装修材料市场做出努力,受益者当然是属于自己。文/郭关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