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由今天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中国九年来首度加息,选择目前时机,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抑制资金体外循环和房地产泡沫,降低金融风险。这次加息,也标志□中国将更加依靠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有利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
中国调整利率是以国内经济形势为判断标准。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下,如果不调整过低的利率,经济过热的驱动力会一直存在。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调低利率。在这期间,国内贷款对GDP的比率,从1995年的87.1%,增长到2003年的166.2%。过低利率人为地刺激投资需求增长,而投资过热加速了通货膨胀。有专家分析,中国目前经济过热已演化为社会问题,在重新分配过程中,大多数人的收入和存款遭通胀和实际负利率侵蚀。加息可缓解矛盾,同时可减少资金体外循环,有利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经济协调发展。
人民银行在上调利率的同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由于目前大量资金在体外循环,官方贷款减少,民间贷款增加,三角债问题逐渐严重,对市场形成系统风险,令监管当局难以驾驭。实行利率环境正常化,有利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理体制趋于完善,定价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令金融机构准确地根据贷款风险确定利率水平。
内地宏调见效和九年来首度加息,对香港影响巨大。对于在内地设厂并在当地借款的部分港商,利息支出势必逐渐增加。虽然此次加息温和,暂时影响不大,但港商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以应付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后借贷成本的增加。需要关注的是,内地企业比较依赖银行贷款周转资金,一旦持续加息,内地企业可能减少向港商采购,或要求延长付款期甚至无法付款,这将增加港商的经营风险。特区政府驻内地办事处应未雨绸缪,协助港商解决有关纠纷。
在内地目前通胀为5%的条件下,不加息就意味□负利率,因此加息并不全然意味紧缩,而只是货币环境逐渐正常化,银行更适应市场运作,加上宏调见效,相信内地经济将健康发展,令CEPA、个人游、内企自由行等措施,可以更加顺畅实施和扩展,为香港经济持续复苏奠定更好基础。由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憧憬升温,资金也将持续流入香港,有利本港股□及地产□道保持蓬勃活跃趋势。不过,随□炒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涌入香港,可能催生本港房地产泡沫,政府宜密切关注,保持楼市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