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论你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欧洲,当问及房价时得到的答案惊人的相似,即地产价格将继续上涨。当所有人看好地产未来的时候,我们愈加谨慎关注全球地产的波动,关注这一白热化的市场,但对于它是否将给经济带来毁灭性冲击各方却持有不同的观点。数据显示,2004年全美房价上涨8.3%,升幅为近10年之最。在华盛顿、旧金山等一些大城市,房价涨幅高达20%左右。房产投机商增多,美国房地产协会的调查发现在2004年交易中有23%属投资性购房,买主目的是获得短期利润。客观迹象表明,美国存在着房产泡沫,1980年以来没有出现如此之高的投机性购房比例,超低利率使贷款投资房产变得容易,从而推动房价的飙升,而美国上次出现如此之高的投机地产的结果是房价崩盘。和其他许多投资过热领域一样,房地产将迅速冷却并造成经济波动。在中国依然存在严重的经济过热迹象,房地产泡沫导致社会紧张,政府已经开始干预地产价格。
2004年全年美国房价上涨11.2%,第四季度仅微涨1.7%,2005年4月19日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房价下跌17.6%,这一数字创下1991年以来房价的最高月度跌幅;同时美国房屋抵押申请也出现明显下降。在1997年至2004年期间,澳大利亚、英国和西班牙的房价暴涨,随着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全球地产的黄金期将告结束,美联储自2004年6月以来连续八次加息,利率水平从1%提高至3%,欧洲央行虽然没有升息,但是经济低迷和加息预期使得房屋购买者面临更大的融资成本。美国房屋抵押银行组织的报告显示,近来约三分之一的房屋抵押申请采用可调整利率方式,如果美联储像经济学家预测的一样仍平稳加息的话,购房者将遭遇较大的还息困难。更令人忧虑的是,很多购房者的首付比率相当低,利率风险增大的同时房价将出现大幅下跌,这些房屋持有者的净资产可能出现负值,无疑将增加他们的资金拖欠概率。房地产泡沫正在成为全球性泡沫,在美国和英国房价出现下跌的同时,各国房地产走势也开始出现拐点,作为衡量泡沫程度的指标之一,各国房价与租金比率则达到创纪录的历史高位。目前房价和租金比率与1975年至2000年这25年的平均值相比结果是,美国目前比率高出32%,法国高出46%,澳大利亚、英国和西班牙高出至少60%。判断房地产市场有无泡沫的另一个具体指标是房价与收入的比例。从1975年到2000年,美国的房价与家庭平均收入的比值在2.7到3.0之间很小的区域内浮动。2000年之后这一比例上升,到2004年底高达3.4左右。而美国1979年曾出现泡沫,当时的房价与收入之比也只有2.95左右。美国房价自1997年以来上涨67%,而这些房价下跌的信号提示作用将动摇房市繁荣的根基,在房价下跌过程中市场信心将产生动摇,以往被忽视的潜在问题也将引发关注。
在多重负面因素的作用之下,全球性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险才刚刚开始,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对全球经济复苏是非常不利的。房价下跌将削弱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居民增加储蓄,减弱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增长在需求紧缩之下将面临考验,一国房价下跌将给其他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欧美地产带来的需求激增一直以来让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受益颇多。为此处理地产泡沫需要理性,有节奏有序地使地产价格回落,但是必须看到全球地产繁荣之后将是地产的萧条期,预计平均跌幅在40%左右,调整周期大约为5年。在人们看好地产的未来,信心指数达到25年以来最高之际,我们则认为全球地产的调整周期已经展开,而地产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